古诗词网

三推一垡制有常。

胤禛清代〕《世宗宪皇帝御制耕耤乐章三十六禾词雍正二年

光华日月开青阳。房星晨正呈农祥。帝念民依重耕桑。肇新千耤考典章。

吉蠲元辰时日良。苍龙銮略临天阊。青坛峙立西南方。牺牲簠簋升芬芳。

皇心祇敬天容庄。黄幕致礼虔诚将。礼成移跸天田旁。土膏沃洽春洋洋。

黛犁行地牛服缰。司农种稑盛青箱。洪縻在手丝鞭扬。率先稼穑为民倡。

三推一垡制有常。五推九推数递详。王公卿尹咸赞襄。甸人千耦列雁行。

耰锄既毕恩泽滂。自天集福多丰穰。来牟荞芲森紫芒。华芗赤甲籼杆䄱。

秬秠三种黎白黄。稷粟坚好硕且香。糜芑大穗盈尺长。五菽五豆充垄场。

穄粢糜黎九色粮。蜀秫玉黍兼东廧。鸟禾同收除童粱。双歧合颖遍理疆。

千箱万斛收神仓。四时顺序百谷昌。八区九有富盖藏。欢腾亿兆感圣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推一垡有常

三推 sān tuī
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后历代皆有亲耕三推仪式,成为例行公事。《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汉 张衡 《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修帝藉之千亩。”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诗:“一人慙百王,三推先亿兆。”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三推劝根本,百穀收阜坚。”  ——《漢語大詞典》
一垡(一垡)
国语王耕一垡班三之庶人终于千亩注一垡一耜之垡也王无耦以一耜耕班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也王一垡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  ——《分类字锦》
制 ( 製 ) zhì《國語辭典》

制 [ zhì ]

  1. 法度、規定。如:「法制」、「制度」。《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2. 父母喪事。如:「守制」、「父制」、「母制」。《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1. 製造。如:「制作」。《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同「製 」。
  2. 訂定、規劃。如:「制禮作樂」、「因地制宜」。
  3. 管束、阻止。如:「管制」、「限制」。《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4. 決斷、裁決。如:「裁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制曰:『可。』」
  5. 切割。《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
有常
风俗通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