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亦穷途失意人,读书三十未成名。
将军干城自赳赳,岂徒罝兔称马走。人看燕颔复鸢肩,不识锦心仍绣口。
曾悬金印耀兜鍪,楼船笳鼓淮之洲。秋风萋菲生道路,拂衣归猎南山头。
南山归猎不得意,青鬓朱颜那可迟。但须肆志美遨游,肯令高抱空憔悴。
醇醪八斗醉不醒,向人白眼无复青。有时挥毫吐胸臆,倒踏泰华翻沧溟。
散为云霞结为绮,狂呼老杜醉呼李。谁言匡鼎能说诗,一时侪辈莫可拟。
琅琊中丞人中龙,推毂唯称张长公。弇山似是习池上,葛强日日陪山翁。
归来烟月五湖冷,独往翩然如泛梗。几向山僧乞石床,时逐飞云度前岭。
忆昨值我横塘西,相将携手寻招提。深林趺坐花疑雨,青天挥盏醉如泥。
坐拥沙弥不知返,醉语呫嚅日渐晚。扁舟荡漾菰蒲深,仰天大叫发㜕婘。
胸中垒块浇仍多,土木形骸奈尔何。若令借与桃花马,定堕城边绿玉波。
与君通家非一世,与君结交在绮岁。年来词赋穷而工,风期汗漫遥相励。
余亦穷途失意人,读书三十未成名。纵君坎坷无遭遇,岂似吾徒终岁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余 ( 餘 ) yú《國語辭典》
余 [ yú ]
代-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 剩下、多餘。《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同「餘 」。
- 姓。如宋代有余靖。
余 [ xú ]
- 參見「余余」、「余吾鎮」等條。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穷途(窮途)qióng tú
亦作“ 穷涂 ”。
(1).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 宋 苏轼 《丙子重九》诗之二:“穷涂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元 耶律楚材 《壬午元日》诗之二:“萧条异域年初换,坎軻穷途腊已残。” 明 夏完淳 《梦怀长公郭侍御五竺崔舍人》诗:“穷途知己谁青眼,歧路伤心已白头。”
(2).指处于困境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默然,遂行至 吴 ,疾於中道,乞食 溧阳 ……曰:‘夫人賑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二:“只因柔意怜穷途,遂将温情把我许。”
(3).路的尽头。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四:“ 晋 风日以頽,穷途方慟哭。” 明 刘基 《题〈谢皋羽传〉后》诗:“ 阮籍 哭穷途, 墨翟 哭素丝。”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 阮籍 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
(4).长途;远路。《再生缘》第七回:“ 尹氏 夫人忙打点,要差公子走穷途。” ——《漢語大詞典》
(1).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 宋 苏轼 《丙子重九》诗之二:“穷涂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元 耶律楚材 《壬午元日》诗之二:“萧条异域年初换,坎軻穷途腊已残。” 明 夏完淳 《梦怀长公郭侍御五竺崔舍人》诗:“穷途知己谁青眼,歧路伤心已白头。”
(2).指处于困境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默然,遂行至 吴 ,疾於中道,乞食 溧阳 ……曰:‘夫人賑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二:“只因柔意怜穷途,遂将温情把我许。”
(3).路的尽头。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四:“ 晋 风日以頽,穷途方慟哭。” 明 刘基 《题〈谢皋羽传〉后》诗:“ 阮籍 哭穷途, 墨翟 哭素丝。”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 阮籍 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
(4).长途;远路。《再生缘》第七回:“ 尹氏 夫人忙打点,要差公子走穷途。” ——《漢語大詞典》
失意 shī yì
(1).不遂心;不得志。《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唐 郑谷 《赠下第举公》诗:“见君失意我惆悵,记得当年落第情。” 宋 苏轼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诗:“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復皎。” 郭沫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窜的时候,他屡次想跑到别国去。”
(2).意见不合。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駙马 郭曖 ,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絶经年。”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 东阳 旧俗,以气力为雄,带刀束棍,裹行道上,失意輒相仇杀。”
(3).不合别人心意。《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金史·施宜生传》:“失意於 刘麟 ,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
(4).谓心意迷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女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漢語大詞典》
(2).意见不合。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駙马 郭曖 ,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絶经年。”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 东阳 旧俗,以气力为雄,带刀束棍,裹行道上,失意輒相仇杀。”
(3).不合别人心意。《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金史·施宜生传》:“失意於 刘麟 ,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
(4).谓心意迷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女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三十 sān shí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灏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漢語大詞典》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灏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漢語大詞典》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成名 chéng míng
(1).树立名声;得名于世。《易·繫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论语·子罕》:“ 达巷 党人曰:‘大哉 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 朱熹 集注引 尹焞 曰:“ 达巷 党人见 孔子 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於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红楼梦》第九回:“今日世兄一去,二三年就可显身成名的,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 巴金 《家》十四:“只要你们读书成名,我就放心了。”
(2).盛名;美名。《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成与盛通……成名犹盛名也。”《孔子家语·大婚》:“ 孔子 对曰:‘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
(3).既定的名称。《荀子·正名》:“后王之成名,刑名从 商 ,爵名从 周 ,文名从《礼》。”
(4).古代指孩子出生后三个月父亲为之命名。《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成名,谓子生三月,父名之。”
(5).称科举中式。 唐 张籍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诗:“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好笑那 莫稽 ,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 清 纳兰性德 《沉进士尔燝归吴诗以送之》:“成名方得意,几日问归舟。” ——《漢語大詞典》
(2).盛名;美名。《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成与盛通……成名犹盛名也。”《孔子家语·大婚》:“ 孔子 对曰:‘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
(3).既定的名称。《荀子·正名》:“后王之成名,刑名从 商 ,爵名从 周 ,文名从《礼》。”
(4).古代指孩子出生后三个月父亲为之命名。《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成名,谓子生三月,父名之。”
(5).称科举中式。 唐 张籍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诗:“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好笑那 莫稽 ,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 清 纳兰性德 《沉进士尔燝归吴诗以送之》:“成名方得意,几日问归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