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扁舟稳渡观民俗,休养心殷冀有年。

玄烨清代〕《由豫省回銮渡孟津

遥望嵩峰欲逼天,太行绵亘洛阳川。金明池畔无烽火,醉白堂前起玉烟。

千里中州古击壤,两河分界旧原田。扁舟稳渡观民俗,休养心殷冀有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扁舟观民休养有年

扁舟 piān zhōu
小船。《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既雪 会稽 之耻,乃喟然而叹曰:‘ 计然 之策七, 越 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 唐 王昌龄 《卢溪主人》诗:“ 武陵 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 刘大白 《秋之泪·西湖秋泛(二)》诗:“叶叶扁舟叶叶篷,掩映著一叶叶的斜阳,摇曳著一叶叶的西风。”
编列众舟为一舟。犹方舟、维舟。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其业也美。”参阅 清 俞樾 《曲园杂纂·读〈中论〉》。  ——《漢語大詞典》
稳 ( 穩 ) wěn
稳 [ wěn ]
     ◎ 安定,固定:~步。~定。~固。~健。~重(zhòng )。安~。站~。~如泰山。
渡 dù《國語辭典》

渡 [ dù ]

  1. 过河、由此岸到彼岸。如:「渡河」、「渡海」。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2. 通过、跨越。如:「渡过难关」。《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 平原。」宋·苏轼〈梅花〉诗二首之一:「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3. 交付、转手。如:「引渡」、「让渡」。
  1. 坐船过河的地方。《晋书·卷三四·杜预传》:「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唐·王维〈归嵩山作〉诗:「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观民(觀民)guān mín
(1).观察民风。《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2).检阅民力。《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
(3).显示于民。《韩非子·难三》:“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 陈奇猷 集释引 顾广圻 曰:“观,示也。”  ——《漢語大詞典》
俗 sú《國語辭典》

俗 [ sú ]

  1. 群众的风尚习惯。如:「礼俗」、「陋俗」、「入境随俗」、「移风易俗」。《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2. 世人、一般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翻传》:「性不协俗,多见谤毁。」
  3. 尘世、世间。如:「还俗」。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自幼舍俗出家,在白马寺中修行。」
  1. 粗鄙的。如:「粗俗」、「鄙俗」。三国蜀·诸葛亮〈表废廖立〉:「国家不任贤而任俗吏。」
  2. 平凡的、平庸的。如:「俗士」、「俗人」。唐·白居易〈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诗:「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
  3. 大众化的、浅近的。如:「俗语」、「俗谚」、「俗文学」、「通俗小说」。
休养(休養)xiū yǎng
(1).谓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传》:“因传国政,休养万民。”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 仁宗 在位岁久,熟於人事之情伪与羣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 武帝 之不亡者,赖祖宗休养之泽深耳。”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两年以后,人民负担又可减轻了,民力又可得到休养了。”
(2).休息调养。指使身心得到休息或滋补。 宋 陆游 《小憩》诗:“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丹药·糁制》:“翁媪后携饼饵造僧房,见僧云:‘诚谢老师见惠秘方以休养二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别离》:“病中块坐,又未能息心休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为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的休养,她希望他们暂时离开 上海 ,他们旅行去。”
(3).犹陶冶。 钱钟书 《围城》:“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殷 yīn/yān/yǐn《國語辭典》

殷 [ yīn ]

  1. 朝代名。参见「殷商 」条。
  2. 姓。如唐代有殷令名。
  1. 盛大。《书经·洛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
  2. 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实」。《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1. 情意深厚、周到。如:「殷切期望」、「招待甚殷」。通「慇」。
  2. 众多。《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殷其盈也。」

殷 [ yǐn ]

  1. 形容雷声。《集韵·上声·隐韵》:「殷,雷声。」《诗经·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雷声殷殷,天色以云幕而暗。」
  1. 震动。《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

殷 [ yān ]

  1. 红黑色的。《广韵·平声·山韵》:「殷,赤黑色。」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冀 jì《國語辭典》

冀 [ jì ]

  1. 希望。如:「希冀」、「冀望」。《楚辞·屈原·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冀其自新。」
  1. 国名。周代时所建,后灭于晋。
  2. 大陆地区河北省的简称。
有年 yǒu nián
(1).丰年。《书·多士》:“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 洛 。” 孔 传:“汝其有安事有丰年于此 洛邑 。”《竹书纪年》卷下:“秋大有年。” 唐 包何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 明 危素 《谥文献黄公神道碑》:“岁大旱,祷于 龙湫 ,大雨,境内有年。”
(2).多年。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侯方域 《陈将军二鹤记》:“ 沙随 李氏 有二鹤焉,豢之有年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因为他虽和我认识有年,而我终于不明白他的底细,倘与以保任,偾事亦不可知耳。”
(3).享有高寿。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其不有年,以补我愆。”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铭》:“有位有年,有弟有子,从先人葬,是谓受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