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断断疑无技,休休实可亲。

王弘诲明代〕《恭上太宰杨公晋秩太保诵德述怀四十六韵

哲后承昌纪,明廷有至人。岩居徵梦说,岳降会生申。

间气钟全畀,雄才迥绝伦。文章班马富,学术孟颜醇。

冰蹑青云上,骞飞要路津。直声驰琐闼,正气动枫宸。

节钺临幽蓟,旌旗捲晋秦。黄沙沉羽檄,青海净风尘。

爰自登台省,寻应秉国钧。潘舆缘奉母,莱彩若终身。

高卧东山曲,归来北海滨。苍生凝望久,丹扆注情频。

台鼎需贤佐,岩廊倚重臣。三铨膺圣眷,一德协皇仁。

密勿忠为辅,赓歌道作邻。持衡悬冰鉴,曳履上星辰。

亭毒中枢正,璇玑四序匀。庙谟升翊亮,方夏荷陶甄。

引手劳援溺,推心亟起屯。江河沾沃润,岱华挹嶙峋。

裴度勋名籍,山公雅望真。谦虚时吐握,识拔尽沉沦。

断断疑无技,休休实可亲。帝心常简在,君子尽经纶。

片善罔攸伏,微言得具陈。委珠冰蘖厉,牧马素丝贫。

汉室综名日,虞廷奏绩晨。声光垂琬珽,图画上麒麟。

太保承嘉命,彤弓锡上宾。腰横苍玉重,身著锦袍新。

赐予恩深海,光华色映旻。鸿名流凤藻,蟒绂灿龙鳞。

七帙匡时切,三朝报主纯。炼形人侣鹤,忧国鬓如银。

笑傲安期枣,逍遥壮叟椿。冈陵盘鼎轴,霜雪保松筠。

潞国今重睹,汾阳可并论。螽斯还揖揖,麟趾嗣振振。

桂发燕山色,桃舒鲍岭春。欢声腾海宇,盛事动朝绅。

天上六符正,人间五福臻。最怜樗散士,叨荷茹茅伦。

窥豹曾何识,雕虫祇自嗔。骏惭燕市价,腊混楚人珍。

黍谷恩方暖,灵蛇报未伸。愿言歌湛露,千载和烝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断断休休可亲

断断(斷斷)duàn duàn
(1).专诚守一。《书·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断断,守善之貌。无他技能,徒守善而已。” 蔡沈 集传:“断断,诚一之貌。”《后汉书·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 刘宠 断断守善,餘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 唐 柳宗元 《惩咎赋》:“谗妬构而不戒兮,犹断断於所执。” 宋 王安石 《谢提转启》:“体爱养元元之意,乐扶持断断之能。”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论语〉》:“夫门人疑一贯之説,如繫风捕影之难,而 曾子 断断然以忠恕尽之。”
(2).确实;决然无疑。 宋 苏轼 《〈凫绎先生诗集〉叙》:“凿凿乎如五穀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清 刘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自序》:“后此五十年后之子,必且与物俱化,更不能保其日月之暂留,断断然矣。”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虽人之性有不同乎,而可断断言之曰:人道无求苦去乐者也。”
(3).绝对。现代汉语一般用于否定式的语句。《儒林外史》第四回:“老世叔,这话断断使不得的了。” 清 刘铭传 《议开铁路以图自强疏》:“洋债以济国用,断断不可。” 鲁迅 《二心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现在有自以为大有见识的人,在说‘为人类的艺术’。然而这样的艺术,在现在的社会里,是断断没有的。”  ——《漢語大詞典》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1.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2.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3.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5.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1.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技 jì《國語辭典》

技 [ jì ]

  1. 才艺,专门的本领。如:「演技」、「绝技」、「杂技」、「口技」、「一技之长」。
  2. 工匠。《荀子·富国》:「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休休 xiū xiū
(1).形容宽容;气魄大。《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引 郑康成 曰:“休休,宽容也。” 孙星衍 疏:“ 郑 注见《大学释文》。以休休为宽容貌者, 何氏 注《公羊》云:‘休休,美大貌。’大即宽容之义。” 三国 魏明帝 《善哉行》之四:“百马齐轡,御由 造父 ,休休六军,咸同斯武。”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燕昭王》:“ 郭隗 明于致士之术,便有休休大臣气象,不愧为人主师。”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词》:“共推雅量休休大,不藉威名赫赫传。”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节下恢休休之容,竭毣毣之思。”
(2).安闲貌;安乐貌。《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赞》:“ 宫 、 俊 休休,是亦鹰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闻其上有僊士石室也……见一道人,独处休休然。”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之一:“去岁,海南得所寄异士 大彤 清中丹一丸,即时服之,下田休休焉。” 宋 杨万里 《竹枝歌》:“愁杀人事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3).犹言不要。表示禁止或劝阻。 宋 杨万里 《得省榜见罗仲谋曾无逸策名得二绝句》:“今晨天色休休问,卧看红光点屋梁。”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金尊玉酒,劝我花前千万寿,莫莫休休,白髮簪花我自羞。”
(4).象声词。 明 宋濂 《义乌重浚绣川湖碑》:“翕之鳩鳩,离之休休。” 清 黄景仁 《凤凰台上忆吹箫·洪稚存悼殇女和韵广之》词:“休休!西风又起,早一叶梧桐,吹下高楼。”
(5). 唐 司空图 为其所建的 濯缨亭 取的别名。意谓量才、揣分兼耄聩皆宜退休。事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亦用为表示桑榆晚景的典故。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书咄咄,且休休……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参见“ 休休亭 ”。
嘘气声。休,通“ 咻 ”。《太平广记》卷九引《神仙传》:“﹝太守﹞见 先 熟卧於雪下,颜色赫然,气息休休,如盛暑醉卧。”  ——《漢語大詞典》
实 ( 實 ) shí
实 [ shí ]
  1. 充满:~心。充~。虚~。
  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4. 富足:殷~。富~。
可亲(可親)kě qīn
可以亲近。《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忠必有可亲之色。”《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 李林甫 ﹞面柔令,初若可亲,既崖穽深阻,卒不可得也。” 洪深 《劫后桃花》十八:“你和他在一起只觉得他可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