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荷华(荷华)
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传荷华扶渠也其华菡萏笺荷华生于隰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
又花同宋史五行志太平兴国二年九月真定府行宫殿梁生芝如荷华知府赵贤进以图来上 拾遗记周穆王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指春宵宫集诸方士仙术之要有冰荷者出冰壑之中取此华以覆灯不欲使光明远也虫国史补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伤荷藕或云叶甘为 所伤近多重台荷华花上复生一花藕乃实中亦异也汤物类相感志荷华梗塞鼠穴自去花又养荷华用温 入瓶中以纸蒙了以花削尖簪则 开且久戌又荷华蒂煮肉精者浮肥者沉与欧阳修于役志甲 知州陈亚小饮魏公亭看荷华 者隐甫诸公绰晚移舟楚望亭同乾淳起居注时荷华盛开太上指池心云此种五花 干近伯圭自湖州进来前此未见也南避暑录话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 第一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华千馀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池三馀赘笔曾端伯以荷华为浮友分花史宋孝宗于 中种红白荷华万柄以瓦盆别种 列水厎时易新者以为美观门又自百里芳至平阳峙一百里皆荷华王羲之自南 发舟赏荷华即此地也 湖山胜槩裴园裴禧园诚斋诗云岸岸园亭傍水滨裴园飞入水心横傍人莫问游何处只拣荷华开处行 画禅希白白描荷华号图绘宝鉴于青年毗陵人嘉定间专画荷华草虫世 于荷
又僧希白善白描荷华 辍耕录至正庾子秋七月九日饮松江泗滨夏氏清樾堂上酒半折正开荷华置小金卮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客就姬取花左手执枝右手分开花瓣以口就饮其风致过碧筒远甚余因名为解语杯
又京师城外万柳堂亦一宴游处也野云廉公一日于中置酒招疏斋卢公松雪赵公同饮时歌儿刘氏名解语花者左手折荷华右手执杯歌小圣乐赵公喜即席赋诗曰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主人自有沧洲趣游女仍歌白雪词手把荷华来劝酒步随芳草去寻诗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所制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月真腊风土记草花甚多且香而艳更有多品其中正 亦有荷华慎明一统志荷华池在云南府学后一名九龙池泉杨 云南山川志易罗池在龙泉门外瞰九隆山麓 由地喷者九窦滚滚沸出不舍昼夜郡人神之名曰九龙池周遭甃以砖石内有荷华夏月盛开西岸有二亭泉石澄清游人络绎足为一方形胜记王鉴赏心乐事七月西湖荷华 郑东白游绣山湖 方春风物烂然盛夏荷华极目歌艎酒舫四时不绝诗沈约休沐寄怀诗见艾叶下 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华瑞亭亭出水中曲吴均采莲曲愿君早旋返及此荷华鲜又李白采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华共人语 别储邕之剡中诗竹色溪下绿荷华镜里香詶又过汪氏别业诗数枝石榴发一丈荷华开 王维 诸公见过诗汎汎登陂折彼荷华韦杜甫渼陂行沉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华净如拭
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诗露浥荷华气风散柳园秋
又又馀杭形胜诗绕郭荷华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又孟郊戏赠陆大夫诗见莲子下
又李商隐韩翃舍人即事诗萱草含丹粉荷华抱绿房
又无可夏晚陪姚合员外游金州南池诗洲岛秋应没荷华晚尽寒
又王安石独归诗于时荷华拥翠盖细浪嬲雪千娉婷
又苏轼送钱穆父出守越州诗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华空自开
又又泛舟城南诗绕郭荷华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
又又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诗相携烧笋苦竹寺郤下踏藕荷华洲里程俱戏赠江仲嘉司兵诗美哉洋洋霅溪水秋塘百 荷华绕当年钓徒放浪处醉目悠然送归鸟柳杨万里过临平莲荡诗想得薰风端午后荷华世界 丝乡
又荔枝堂画憩诗落残数柄荷华蕊浸得一瓶泉水香里范成大题未元晖吴兴山水横卷诗只欠荷华三十 橛头船上把渔竿日徐玑寄赵端行诗荷华时带粉蒲叶晓凝珠
又夏 怀诗友诗远忆荷华浦谁吟杜若洲刘克庄为圃诗因存橘树斜通径怕碍荷华小著桥又送陶仁父诗南浦不堪看草色西湖尚可及荷华刺黄公度暮春宴东园诗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华 水开
谢翱望仙都山诗山下人居五六月天风吹雨碧荷华
又完颜璹渔父词杨柳风前白板扉荷华雨里绿蓑衣
又赵秉文袭香亭诗小桥虹影截波光面面荷华镜里妆画元好问绣江汎舟诗荷华如锦水如天狼籍秋香拥 船
又泛舟大明湖诗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华三十里腰郝经同阚彦举南湖晚步诗荷华临水殿绮月转帘
又使宋过济南宴北渚亭诗今年持节又来宴菱叶荷华香半城似赵孟頫海子上即事诗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华 镜湖 戴表元苕溪诗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华荷萨都拉余与观志能俱以公事赴北舟至梁山泊时 华盛开风雨大至舟不相接遂泊芦苇中余折芦一叶题诗其上寄志能诗满浦荷华开欲遍客程五月过梁山 虞集竹杏沙头鸂鶒诗荷华题鸟银瓶暖卧看窗间吐碧茸词宋旡罗唝曲玉井荷华碧中藏偶意深 周伯琦宫 见芍药下荷又夏日阁中入直诗画舸径从圜殿过凤麟洲上数 华 吴莱昭灵仙迹诗长歌为问西王母却把荷华与送迎西杨维桢玉蹄騧诗窗开桃叶渡小艇在荷华 顾瑛 湖诗湖山堂上看荷华乱舞红妆万髻丫柳又金粟影诗西风阵阵廉纤雨荷叶荷华不奈凉 永望海潮词见莲娃下 辛弃疾南歌子词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闹荷华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骈字类编》
又花同宋史五行志太平兴国二年九月真定府行宫殿梁生芝如荷华知府赵贤进以图来上 拾遗记周穆王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指春宵宫集诸方士仙术之要有冰荷者出冰壑之中取此华以覆灯不欲使光明远也虫国史补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伤荷藕或云叶甘为 所伤近多重台荷华花上复生一花藕乃实中亦异也汤物类相感志荷华梗塞鼠穴自去花又养荷华用温 入瓶中以纸蒙了以花削尖簪则 开且久戌又荷华蒂煮肉精者浮肥者沉与欧阳修于役志甲 知州陈亚小饮魏公亭看荷华 者隐甫诸公绰晚移舟楚望亭同乾淳起居注时荷华盛开太上指池心云此种五花 干近伯圭自湖州进来前此未见也南避暑录话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 第一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华千馀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池三馀赘笔曾端伯以荷华为浮友分花史宋孝宗于 中种红白荷华万柄以瓦盆别种 列水厎时易新者以为美观门又自百里芳至平阳峙一百里皆荷华王羲之自南 发舟赏荷华即此地也 湖山胜槩裴园裴禧园诚斋诗云岸岸园亭傍水滨裴园飞入水心横傍人莫问游何处只拣荷华开处行 画禅希白白描荷华号图绘宝鉴于青年毗陵人嘉定间专画荷华草虫世 于荷
又僧希白善白描荷华 辍耕录至正庾子秋七月九日饮松江泗滨夏氏清樾堂上酒半折正开荷华置小金卮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客就姬取花左手执枝右手分开花瓣以口就饮其风致过碧筒远甚余因名为解语杯
又京师城外万柳堂亦一宴游处也野云廉公一日于中置酒招疏斋卢公松雪赵公同饮时歌儿刘氏名解语花者左手折荷华右手执杯歌小圣乐赵公喜即席赋诗曰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主人自有沧洲趣游女仍歌白雪词手把荷华来劝酒步随芳草去寻诗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所制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月真腊风土记草花甚多且香而艳更有多品其中正 亦有荷华慎明一统志荷华池在云南府学后一名九龙池泉杨 云南山川志易罗池在龙泉门外瞰九隆山麓 由地喷者九窦滚滚沸出不舍昼夜郡人神之名曰九龙池周遭甃以砖石内有荷华夏月盛开西岸有二亭泉石澄清游人络绎足为一方形胜记王鉴赏心乐事七月西湖荷华 郑东白游绣山湖 方春风物烂然盛夏荷华极目歌艎酒舫四时不绝诗沈约休沐寄怀诗见艾叶下 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华瑞亭亭出水中曲吴均采莲曲愿君早旋返及此荷华鲜又李白采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华共人语 别储邕之剡中诗竹色溪下绿荷华镜里香詶又过汪氏别业诗数枝石榴发一丈荷华开 王维 诸公见过诗汎汎登陂折彼荷华韦杜甫渼陂行沉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华净如拭
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诗露浥荷华气风散柳园秋
又又馀杭形胜诗绕郭荷华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又孟郊戏赠陆大夫诗见莲子下
又李商隐韩翃舍人即事诗萱草含丹粉荷华抱绿房
又无可夏晚陪姚合员外游金州南池诗洲岛秋应没荷华晚尽寒
又王安石独归诗于时荷华拥翠盖细浪嬲雪千娉婷
又苏轼送钱穆父出守越州诗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华空自开
又又泛舟城南诗绕郭荷华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
又又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诗相携烧笋苦竹寺郤下踏藕荷华洲里程俱戏赠江仲嘉司兵诗美哉洋洋霅溪水秋塘百 荷华绕当年钓徒放浪处醉目悠然送归鸟柳杨万里过临平莲荡诗想得薰风端午后荷华世界 丝乡
又荔枝堂画憩诗落残数柄荷华蕊浸得一瓶泉水香里范成大题未元晖吴兴山水横卷诗只欠荷华三十 橛头船上把渔竿日徐玑寄赵端行诗荷华时带粉蒲叶晓凝珠
又夏 怀诗友诗远忆荷华浦谁吟杜若洲刘克庄为圃诗因存橘树斜通径怕碍荷华小著桥又送陶仁父诗南浦不堪看草色西湖尚可及荷华刺黄公度暮春宴东园诗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华 水开
谢翱望仙都山诗山下人居五六月天风吹雨碧荷华
又完颜璹渔父词杨柳风前白板扉荷华雨里绿蓑衣
又赵秉文袭香亭诗小桥虹影截波光面面荷华镜里妆画元好问绣江汎舟诗荷华如锦水如天狼籍秋香拥 船
又泛舟大明湖诗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华三十里腰郝经同阚彦举南湖晚步诗荷华临水殿绮月转帘
又使宋过济南宴北渚亭诗今年持节又来宴菱叶荷华香半城似赵孟頫海子上即事诗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华 镜湖 戴表元苕溪诗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华荷萨都拉余与观志能俱以公事赴北舟至梁山泊时 华盛开风雨大至舟不相接遂泊芦苇中余折芦一叶题诗其上寄志能诗满浦荷华开欲遍客程五月过梁山 虞集竹杏沙头鸂鶒诗荷华题鸟银瓶暖卧看窗间吐碧茸词宋旡罗唝曲玉井荷华碧中藏偶意深 周伯琦宫 见芍药下荷又夏日阁中入直诗画舸径从圜殿过凤麟洲上数 华 吴莱昭灵仙迹诗长歌为问西王母却把荷华与送迎西杨维桢玉蹄騧诗窗开桃叶渡小艇在荷华 顾瑛 湖诗湖山堂上看荷华乱舞红妆万髻丫柳又金粟影诗西风阵阵廉纤雨荷叶荷华不奈凉 永望海潮词见莲娃下 辛弃疾南歌子词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闹荷华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骈字类编》
荷叶(荷叶)
唐 阎朝隐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唐 张九龄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
唐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唐 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李颀 赠张旭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唐 高适 渔父歌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唐 李嘉祐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
唐 李端 病后游青龙寺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唐 权德舆 田家即事 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
唐 元稹 夜池 荷叶团团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唐 白居易 酒熟忆皇甫十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唐 张万顷 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唐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唐 成彦雄 露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宋 王安石 长干寺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宋 王安石 别孙莘老 想见荷叶尽,北风卷寒漪。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其一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宋 苏轼 道者院池上作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金 庞铸 喜夏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元 虞集 代众仲作 池鸭穿荷叶,溪鱼上柳条。
元 郑元祐 六月六日,初度有感 三十六陂空似昔,荷花荷叶待谁看?
元 叶颙 采莲歌 往来荷叶浦,荡漾木兰舟。
元 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四 白鸥共戏荷叶小,黄鸟乱啼杨柳青。
明 高启 小长干曲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元 徐贲 过荷叶浦 不见唱歌人,空来荷叶浦。 ——《骈字类编》
唐 张九龄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
唐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唐 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李颀 赠张旭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唐 高适 渔父歌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唐 李嘉祐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
唐 李端 病后游青龙寺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唐 权德舆 田家即事 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
唐 元稹 夜池 荷叶团团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唐 白居易 酒熟忆皇甫十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唐 张万顷 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唐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唐 成彦雄 露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宋 王安石 长干寺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宋 王安石 别孙莘老 想见荷叶尽,北风卷寒漪。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其一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宋 苏轼 道者院池上作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金 庞铸 喜夏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元 虞集 代众仲作 池鸭穿荷叶,溪鱼上柳条。
元 郑元祐 六月六日,初度有感 三十六陂空似昔,荷花荷叶待谁看?
元 叶颙 采莲歌 往来荷叶浦,荡漾木兰舟。
元 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四 白鸥共戏荷叶小,黄鸟乱啼杨柳青。
明 高启 小长干曲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元 徐贲 过荷叶浦 不见唱歌人,空来荷叶浦。 ——《骈字类编》
通 tōng《國語辭典》
通 [ tōng ]
形- 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的。如:「水管不通了。」
- 流畅、畅达。如:「畅通」、「四通八达」、「你的作文写得不够通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老残游记·第一回》:「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 顺利。如:「星运亨通」。
- 灵活、不闭塞。如:「圆通」、「开通」。
- 渊博。如:「通人」、「博学通儒」。
- 共同的。如:「好逸恶劳是一般人的通病。」《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义也。」
- 整个、全部。如:「通宵」、「通盘考量」。《孟子·离娄下》:「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 全、都。如:「通通上去」。《红楼梦·第二八回》:「他说的我通不懂,怎么不该罚!」
- 到达。如:「通到」、「通往」。《国语·晋语二》:「道远难通,望大难走。」
- 往来、交往。如:「通商」、「通航」、「互通有无」。《汉书·卷三七·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 报告、通晓。如:「通知」、「通报」。《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 明白、了解。如:「通晓」、「精通」。《汉书·卷七二·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
- 男女间发生不正常的关系。如:「私通」、「通奸」。《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汉书·卷五五·卫青传》:「(郑)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 熟悉某种事物的人。如:「中国通」、「万事通」、「数学通」。
- 量词:➊ 计算文书、电讯的单位。如:「一通电话」、「三通电报」。➋ 计算敲击钟鼓次数的单位。如:「擂鼓三通」。
消息 xiāo xī
(1).消长,增减;盛衰。《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高亨 注:“消息犹消长也。”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升降常自得,消息一何佳。” 清 顾炎武 《答人书》:“十年以来,穷通消息之运如此,又何以为故人谋哉!”
(2).偏指增补。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里面有不是处,便与改正,空缺处,更消息。”
(3).变化。 汉 孔融 《肉刑议》:“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以与时消息也。” 晋 张天锡 《遗郭瑀书》:“心与至境冥符,志与四时消息。”《隋书·礼仪志四》:“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 清 王韬 《遣使》:“事贵因时以变通,道在与时而消息。”
(4).休养;休息。《晋书·谢玄传》:“詔遣高手医一人,令自消息,又使还 京口 疗疾。”《魏书·彭城王勰传》:“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
(5).休养生息。指在国家经历某种变动而致国力耗损之后,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元气。《南史·王弘传》:“今四方无事,应存消息,请以十五至十六为半丁,十七为全丁。”《旧唐书·郭元振传》:“国家难消息者,唯 吐蕃 与 默啜 耳。”
(6).停止;平息。《后汉书·蔡邕传》:“又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忧。”《三国志·魏志·胡昭传》“閭里敬而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 昭 常逊辞以解之,是以寇难消息,众咸宗焉。” 宋 欧阳修 《答西京王相公书》:“灾沴消息,风雨既时,耕种既得,常平之粟既出而民有食。”
(7).斟酌。《晋书·慕容超载记》:“其令博士已上,参考旧事,依《吕刑》及 汉 、 魏 、 晋 律令,消息增损,议成 燕 律。”《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輅,参用旧典,消息取捨,裁其折中。”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则用其一而尚存其半焉,可以成大工,可以役大众,可以闢穷荒,政府统算而消息之可也。”
(8).音信,信息。 汉 蔡琰 《悲愤诗》:“迎问其消息,輒復非乡里。”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装了,而竟不行,因何有此消息?” 清 周准 《明妃曲》:“中原消息断, 胡 地风沙寒。” 老舍 《离婚》第三章:“临走的时候, 老李 嘱咐 张大哥 千万别向同事的说这个事, 张大哥 答应了决不走露消息。”
(9).征兆,端倪。《淮南子·缪称训》:“故君子日孳孳以成煇,小人日怏怏以至辱,其消息也, 离朱 弗能见也。”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从这消极的打算上,就可以窥见那消息。”
(10).奥妙;真谛;底细。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形骸土木心无奈,就中消息谁能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昌黎 硬语横空,而 元相 以此二联称之,此中消息,非深于诸者不知。”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
(11).机关,发动机械装置的枢机。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鑊内钱财我敢拿。”《红楼梦》第四一回:“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 刘老老 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
(12).引申指起决定性作用的事物。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把视野专一放在人殉问题上,认为‘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消息就在于此’,这应该是一种偏差吧?”
(13).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易》乾卦主阳,坤卦主阴。阳升则万物滋长,故称息;阴降则万物灭,故称消。《史记·历书》:“盖 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张守节 正义引 皇侃 曰:“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后汉书·陈忠传》:“顷季夏大暑,而消息不协,寒气错时,水涌为变。”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卦气之説,乾坤各六,主十二月。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消息不协者,谓风雨寒温不应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案《易》消息,四月乾卦用事。”
(14).新闻体裁名。其特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导新闻事实。以电报传递的消息,又叫“电讯”。
(15).词牌《永遇乐》别名。 ——《漢語大詞典》
(2).偏指增补。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里面有不是处,便与改正,空缺处,更消息。”
(3).变化。 汉 孔融 《肉刑议》:“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以与时消息也。” 晋 张天锡 《遗郭瑀书》:“心与至境冥符,志与四时消息。”《隋书·礼仪志四》:“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 清 王韬 《遣使》:“事贵因时以变通,道在与时而消息。”
(4).休养;休息。《晋书·谢玄传》:“詔遣高手医一人,令自消息,又使还 京口 疗疾。”《魏书·彭城王勰传》:“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
(5).休养生息。指在国家经历某种变动而致国力耗损之后,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元气。《南史·王弘传》:“今四方无事,应存消息,请以十五至十六为半丁,十七为全丁。”《旧唐书·郭元振传》:“国家难消息者,唯 吐蕃 与 默啜 耳。”
(6).停止;平息。《后汉书·蔡邕传》:“又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忧。”《三国志·魏志·胡昭传》“閭里敬而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 昭 常逊辞以解之,是以寇难消息,众咸宗焉。” 宋 欧阳修 《答西京王相公书》:“灾沴消息,风雨既时,耕种既得,常平之粟既出而民有食。”
(7).斟酌。《晋书·慕容超载记》:“其令博士已上,参考旧事,依《吕刑》及 汉 、 魏 、 晋 律令,消息增损,议成 燕 律。”《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輅,参用旧典,消息取捨,裁其折中。”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则用其一而尚存其半焉,可以成大工,可以役大众,可以闢穷荒,政府统算而消息之可也。”
(8).音信,信息。 汉 蔡琰 《悲愤诗》:“迎问其消息,輒復非乡里。”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装了,而竟不行,因何有此消息?” 清 周准 《明妃曲》:“中原消息断, 胡 地风沙寒。” 老舍 《离婚》第三章:“临走的时候, 老李 嘱咐 张大哥 千万别向同事的说这个事, 张大哥 答应了决不走露消息。”
(9).征兆,端倪。《淮南子·缪称训》:“故君子日孳孳以成煇,小人日怏怏以至辱,其消息也, 离朱 弗能见也。”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从这消极的打算上,就可以窥见那消息。”
(10).奥妙;真谛;底细。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形骸土木心无奈,就中消息谁能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昌黎 硬语横空,而 元相 以此二联称之,此中消息,非深于诸者不知。”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
(11).机关,发动机械装置的枢机。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鑊内钱财我敢拿。”《红楼梦》第四一回:“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 刘老老 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
(12).引申指起决定性作用的事物。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把视野专一放在人殉问题上,认为‘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消息就在于此’,这应该是一种偏差吧?”
(13).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易》乾卦主阳,坤卦主阴。阳升则万物滋长,故称息;阴降则万物灭,故称消。《史记·历书》:“盖 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张守节 正义引 皇侃 曰:“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后汉书·陈忠传》:“顷季夏大暑,而消息不协,寒气错时,水涌为变。”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卦气之説,乾坤各六,主十二月。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消息不协者,谓风雨寒温不应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案《易》消息,四月乾卦用事。”
(14).新闻体裁名。其特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导新闻事实。以电报传递的消息,又叫“电讯”。
(15).词牌《永遇乐》别名。 ——《漢語大詞典》
一阵(一陣)yī zhèn
(1).亦作“ 一陈 ”。一次列阵或一次对敌。《吴子·料敌》:“夫 齐 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於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宋史·卢斌传》:“今若还师,必须结阵而去,以一阵之役,比於固守,其利百矣。”
(2).一段时间。《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候补知府做了一阵子,又厌烦了,又要过什么班。”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经过这一次失败后,有一阵他绝口不谈发财。”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七:“最近一阵子,他在考虑薪水以外的收入怎样安排。”
(3).表数量。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事物、现象。 唐 裴悦 《闻砧》诗:“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西游补》第十三回:“ 唐僧 坐定,后房一阵锣鼓,一阵画角,一阵呐喊。”《儒林外史》第一回:“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老舍 《正红旗下》一:“不幸,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一阵风暴。”
(4).表数量。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动作。《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把个老头子呕的嚷一阵,闹一阵。”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一:“ 焕之 从报纸上看见了,突然起一种热望,要同 乐山 会会面,畅谈一阵。”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她觉得既然是个人人有份的大喜的日子,她就应该美美地多睡一阵子,以资庆祝。”
(5).表数量。用于成群、成批的人或鸟兽。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定变难>诗序》:“是夜逃者十二人,二人坐舟,犹有十人作一阵走。”《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是夜月光皎洁,撞着一阵军马,约三百餘人,将 朱温 四人喝住。” 冰心 《寂寞》:“有一天有一阵麻雀经过,那麻雀多极了,成群结队的飞着,连太阳都遮住了。”
(6).副词。犹一起。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同时几乎一阵闯进来的是扭持着的姑老爷和姑太太。” ——《漢語大詞典》
(2).一段时间。《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候补知府做了一阵子,又厌烦了,又要过什么班。”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经过这一次失败后,有一阵他绝口不谈发财。”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七:“最近一阵子,他在考虑薪水以外的收入怎样安排。”
(3).表数量。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事物、现象。 唐 裴悦 《闻砧》诗:“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西游补》第十三回:“ 唐僧 坐定,后房一阵锣鼓,一阵画角,一阵呐喊。”《儒林外史》第一回:“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老舍 《正红旗下》一:“不幸,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一阵风暴。”
(4).表数量。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动作。《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把个老头子呕的嚷一阵,闹一阵。”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一:“ 焕之 从报纸上看见了,突然起一种热望,要同 乐山 会会面,畅谈一阵。”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她觉得既然是个人人有份的大喜的日子,她就应该美美地多睡一阵子,以资庆祝。”
(5).表数量。用于成群、成批的人或鸟兽。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定变难>诗序》:“是夜逃者十二人,二人坐舟,犹有十人作一阵走。”《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是夜月光皎洁,撞着一阵军马,约三百餘人,将 朱温 四人喝住。” 冰心 《寂寞》:“有一天有一阵麻雀经过,那麻雀多极了,成群结队的飞着,连太阳都遮住了。”
(6).副词。犹一起。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同时几乎一阵闯进来的是扭持着的姑老爷和姑太太。” ——《漢語大詞典》
风来(风来)
唐 李益 度破讷沙二首 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唐 李山甫 春日商山道中作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九十七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崙山上看花时。
宋 刘筠 馆中新蝉 风来玉女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 ——《骈字类编》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唐 李山甫 春日商山道中作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九十七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崙山上看花时。
宋 刘筠 馆中新蝉 风来玉女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 ——《骈字类编》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名-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