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舒元舆唐代〕《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寂寞因成诗寄之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顷刻三夕起坐四肢

顷刻(頃刻)qǐng kè
(1).片刻,极短的时间。《关尹子·七釜》:“爪之生,髮之长,荣卫之行,无顷刻止。”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一夕,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二节:“因此,那种以为 中国 革命力量瞬间就可以组成, 中国 革命斗争顷刻就可以胜利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刚刚,刚才。 清 玉泉樵子 《神山引曲·药饵》:“[末旦惊介:]孩儿几时回来的?[生:]顷刻方到。”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三夕
宋史张方平传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陜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得邛部川译人始造此语者枭首境上而流其馀党蜀人遂安见元史世祖纪夏四月壬午檀州陨黑霜三夕 易林 二朝下 齐东野语后夫人进御春秋传曰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以辟六气故不从月之始但放月之生耳其九嫔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为九夕世妇二十七人为三夕九嫔九人为一夕夫人三人为一夕凡十四夕后当一夕为十五夕明十五日则后御十六日则后复御而下亦放月以下渐就于微也 元稹赠毛仙翁诗见一言下  ——《骈字类编》
起坐 qǐ zuò
(1).起立与坐下;坐立举止。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寧。”《南史·王裕之传》:“ 敬弘 形状短而起坐端方。”《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孙公子们来,他却不敢和他起坐,只许垂手相见。”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不足之感使我的心盘旋不安,起坐都不安宁了。”
(2).起身;坐起。 汉 王褒 《僮约》:“粪除堂廡,餧食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芻。”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一夜无眠,巴到天明起坐。”《红楼梦》第九八回:“回家, 宝玉 越加沉重,次日连起坐都不能了。”
(3).起居;作息。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儒林外史》第四回:“僧官因有田在左近,所以常在这庵里起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八:“此外在对门河岸侧,还有一个极其小巧的所在,叫 百花潭 。是前二三十年,一个姓 黄 的学政造作的假古董,也还可以起坐。”
(4).指起居、作息的地方。《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演武厅后面,另有三间起坐,是预备抚院吃饭歇息的处所。”《孽海花》第三一回:“来到楼上,一间卧室,一间起坐,器具帷幙,色色华美。” 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他粗粗一码算,兄妹两人两个房(妹妹以后出嫁了就让儿子住),起坐、灶头各半间,养猪、养羊、堆柴也要一间。”
(5).指私房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常住钱不敢私货。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6).指离席。相声《新房子》:“回到客厅一看,客人都起坐啦,坐在沙发上。”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四肢 sì zhī
人体两上肢和两下肢的合称。《孟子·尽心下》:“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韩诗外传》卷十:“寡人有四子,犹有四肢也。”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晨兴因报问龟儿》:“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