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确尔山固,屹如云横。

卢肇唐代〕《汉堤诗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触厚摧高,
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鳣鲔。
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閈闳其虚。以隳我堵,
以剥我庐。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顾。
流灾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婴孺。于惟馀甿,
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惟汝元寮,佥举明哲。
我公用谐,苴茅杖节。来视襄人,噢咻提挈。不日不月,
咍乎抃悦。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圮,由东讫西。
公曰呜呼,汉之有堤。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
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尔成尔堤。
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背囊肩杵。奔走蹈舞,
分之卒伍。令以麾鼓,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嶪嶪.
周旋上下,披岘斫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
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不劳其劳。
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斯堤既成,蜿蜿而平。
确尔山固,屹如云横。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
与天无极。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成,横之于南。
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斯堤已崇,
兹民获祐.齯童相庆,室以完富。贻于襄人,愿保厥寿。
繄公之功,赫焉如昼。捍此巨灾,崒若京阜。天子赐之,
百姓载之。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固云横

确 ( 確 ) què《國語辭典》

确 [ què ]

  1. 土地多石而貧瘠。《淮南子·人間》:「有寑邱者,其地确石而名醜。」通「埆」。
  2. 微薄、粗略。《文選·左思·吳都賦》:「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墨翟執儉确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
  3. 確實、確切。《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通「確」。
  1. 角逐、爭取。《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從賊,關弓與我确?」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卓~。率~(轻易地)。
山固
唐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并浙东元相公所和依本韵 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  ——《骈字类编》
屹 yì《國語辭典》

屹 [ yì ]

  1. 高聳的樣子。《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西湖席上〉詩:「二老長身屹兩峰,常撞大呂應黃鐘。」
  1. 特立不動、堅定不移的樣子。如:「屹立不搖」。《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然特立,的爾殊形。」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云横(云横)
唐 杜荀鹤 山居自遣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