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

陆龟蒙唐代〕《自遣诗三十首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
雪下孤村淅淅鸣,病魂无睡洒来清。
心摇只待东窗晓,长愧寒鸡第一声。
多情多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座上不遗金带枕,陈王词赋为谁伤。
甫里先生未白头,酒旗犹可战高楼。
长鲸好鲙无因得,乞取艅艎作钓舟。
花濑濛濛紫气昏,水边山曲更深村。
终须拣取幽栖处,老桧成双便作门。
阴洞曾为采药行,冷云凝绝烛微明。
玉芝敲折琤然堕,合有真人上姓名。
长叹人间发易华,暗将心事许烟霞。
病来前约分明在,药鼎书囊便是家。
酝得秋泉似玉容,比于云液更应浓。
思量北海徐刘辈,枉向人间号酒龙。
羊侃多应自古豪,解盘金槊置纤腰。
纵然此事教双得,不博溪田二顷苗。
偶然携稚看微波,临水春寒一倍多。
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昔闻庄叟迢迢梦,又道韩生苒苒飞。
知有姓名聊寄问,更无言语抱斜晖。
雪侵春事太无端,舞急微还近腊寒。
应是也疑真宰怪,休时犹未遍林峦。
数尺游丝堕碧空,年年长是惹东风。
争知天上无人住,亦有春愁鹤发翁。
谁使寒鸦意绪娇,云情山晚动情憀.乱和残照纷纷舞,应索阳乌次第饶。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
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
本来云外寄闲身,遂与溪云作主人。
一夜逆风愁四散,晓来零落傍衣巾。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
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云拥根株抱石危,斫来文似瘦蛟螭。
幽人带病慵朝起,只向春山尽日欹。
月淡花闲夜已深,宋家微咏若遗音。
重思万古无人赏,露湿清香独满襟。
南岸春田手自农,往来横截半江风。
有时不耐轻桡兴,暂欲蓬山访洛公。
贤达垂竿小隐中,我来真作捕鱼翁。
前溪一夜春流急,已学严滩下钓筒。
水国君王又姓萧,风情由是冠南朝。
灵和殿下巴江柳,十二旒前舞翠条。
强梳蓬鬓整斜冠,片烛光微夜思阑。
天意最饶惆怅事,单栖分付与春寒。
无多药圃近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
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一派溪随箬下流,春来无处不汀洲。
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
山下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越人但爱风流客,绣被何须属鄂君。
妍华须是占时生,准拟差肩不近情。
佳丽几时腰不细,荆王辛苦致宫名。
姹女精神似月孤,敢将容易入洪炉。
人间纵道铅华少,蝶翅新篁未肯无。
贞白求丹变姓名,主恩潜助亦无成。
侯家竟换梁天子,王整徒劳作外兵。
春雨能膏草木肥,就中林野碧含滋。
唯馀病客相逢背,一夜寒声减四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古往天高渺茫争知凄凉

古往 gǔ wǎng
往昔。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燉煌 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  ——《漢語大詞典》
天高(天高)
魏晋 张协 杂诗十首 其二 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唐 沈佺期 七夕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唐 梁锽 七夕汎舟 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
唐 韦应物 登高望洛城作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唐 戴叔伦 次下牢韵 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
唐 戴叔伦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唐 柳宗元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骈字类编》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渺茫 miǎo máng
(1).辽阔貌。 唐 殷尧藩 《送客游吴》诗:“ 吴国 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之豫章》诗:“平湖湾坞烟渺茫,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 明 归有光 《沧浪亭记》:“尝登 姑苏 之臺,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 草明 《乘风破浪》五:“渺茫的顶空上罩着碧蓝的天幕,它蓝的那么柔和。”
(2).模糊不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天和树色蔼苍苍,霞重嵐深路渺茫。”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谢邱之讼》:“姓氏渺茫,无可考订。”
(3).虚妄无凭。指不可信。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毛君 云:其妻病,道人为灸屋柱十餘壮,脱然愈。方欲谢之,不意其去也。世或疑神仙,以为渺茫,岂不谬哉。”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禄命之説,诚渺茫不足信。”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风水之説,半属渺茫,习俗移人,惑於此者,虽明达往往为所摇动。”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这和系出 陶唐氏 的渺茫传说不同,而在大体上是有历史根据的。”
(4).难以预期;没有把握。 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游 杭 之举,恐怕渺茫。”
(5).空虚。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她一面想着,一面就觉得她的心空荡起来。这是奇怪的!她从来没有像这样的感到渺茫过。”  ——《漢語大詞典》
争知 zhēng zhī
(1).比较知识。《荀子·尧问》:“﹝君子﹞知如士,不与士争知。”
(2).犹怎知。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兄弟你心中烦恼我争知?”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六:“不是鴈声天畔过,争知今日是重阳?”  ——《漢語大詞典》
灵 ( 靈 ) líng
灵 [ líng ]
  1. 有效验:~验。~丹妙药。
  2. 聪明,不呆滞:~巧。机~。~慧。
  3. 敏捷的心理活动:~机。~感。~性。
  4. 精神:~魂。心~。英~。
  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精~。
  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活。~犀。~便(biàn )。
  7. 关于死人的:幽~。~魂。~柩。
媛 yuàn/yuán《國語辭典》

媛 [ yuàn ]

  1. 美女。《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2. 對婦女的美稱。如:「名媛」、「淑媛」。

媛 [ yuán ]

  1. 參見「嬋媛 」條。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凄凉(淒涼)qī liáng
寂寞冷落。 唐 元稹 《酬乐天书怀见寄》诗:“仍云得诗夜,梦我魂悽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 纪晓嵐 参政时作诗讥之云:‘……赫奕门楣新吏部,悽凉池馆旧中堂。’”
(1).孤寂冷落。 南朝 梁 沈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悵晨鵾。” 唐 皎然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诗:“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金 赵献之 《浣溪沙》词:“落木萧萧风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2).悲凉。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緜邈,览古情凄凉。” 宋 司马光 《咏史》之三:“《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
(3).犹凄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 耶穌 ﹞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五:“游击队员们都暗暗抽泣, 滹沱河 里的流水在呜咽, 千里堤 上的乌鸦凄凉地悲鸣,西风在大柳树林子里响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