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春夏
汉 蔡琰 悲愤诗二章 其一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唐 杜甫 喜晴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宋 张耒 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其一 东南地缺天连水,春夏风高浪卷山。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喜晴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宋 张耒 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其一 东南地缺天连水,春夏风高浪卷山。 ——《骈字类编》
秋冬
唐 元稹 春月 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带霜。
《韵府拾遗 冬韵》:楚词款秋冬之绪风 ——《骈字类编》
《韵府拾遗 冬韵》:楚词款秋冬之绪风 ——《骈字类编》
披星带月(披星帶月)pī xīng dài yuè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九四:“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二折:“披星带月心肠紧,过水登山脚步勤。” 陈毅 《春兴》诗:“夜饭在田垄,披星带月归。”亦作“ 披星戴月 ”。或省作“披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庭中》:“中庭款步自心疑,怎披星而出又復见星辉。” 清 陈梦雷 《宿桑乾题壁》诗:“羽书夹道披星疾,游骑千羣逐草骄。” 刘绍棠 《花街》一:“每日早出晚归,两头披星戴月,白天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漢語大詞典》
守 shǒu《國語辭典》
守 [ shǒu ]
名- 官职、职责。《汉书·卷三○·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饮酒。」
- 职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长官。如:「郡守」、「太守」。
- 节操、品性。如:「操守」。《礼记·儒行》:「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 姓。如宋代有守恭。
- 防卫、保护。如:「防守」、「驻守」、「坚守」。
- 保持、坚持。如:「守信」、「守节」、「墨守成规」、「守身如玉」。
- 遵行。如:「恪守」、「守法」、「遵守」、「守规律」。
- 等待。如:「守候」、「独守」、「守岁」、「空守一夜」。
- 依赖、依傍。《水浒传·第一八回》:「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守 [ shòu ]
- 通「狩」。
寒溪 hán xī
寒冷的溪流。 唐 卢纶 《送万巨》诗:“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唐 杜牧 《访许颜》诗:“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 宋 郑刚中 《山斋赋》:“或无饵而钓寒溪,或带经而锄晚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