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延陵 yán líng
(1).古邑名。 春秋 吴 邑,公子 季札 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 江苏 常州市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终身不入 吴 国。” 何休 注:“ 延陵 , 吴 下邑。”《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封於 延陵 。”
(2).借指 季札 。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 延陵 有作, 侨 肸 是与。” 宋 范仲淹 《吴岩寺》诗:“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你虽是 王莽 虚谦,我当做 延陵 真让。”参见“ 延陵季子 ”。
(3). 汉成帝 陵。《汉书·成帝纪》:“﹝ 绥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汉成帝 。《汉书·元后传》:“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於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慙於 延陵 乎!”
(5).复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盖 。见《宋书·谢晦传》。 ——《漢語大詞典》
(2).借指 季札 。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 延陵 有作, 侨 肸 是与。” 宋 范仲淹 《吴岩寺》诗:“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你虽是 王莽 虚谦,我当做 延陵 真让。”参见“ 延陵季子 ”。
(3). 汉成帝 陵。《汉书·成帝纪》:“﹝ 绥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汉成帝 。《汉书·元后传》:“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於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慙於 延陵 乎!”
(5).复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盖 。见《宋书·谢晦传》。 ——《漢語大詞典》
公子 gōng zǐ
(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仪礼·丧服》:“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 郑玄 注:“公子,君之庶子也。”《礼记·服问》:“传曰,有从轻从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 孔颖达 疏:“公子谓诸侯之妾子也。”《礼记·玉藻》:“公子曰臣孽。” 郑玄 注:“适而传世曰世子,餘则但称公子而已。”《诗·豳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 孔颖达 疏:“诸侯之子称公子。”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夫 信陵 战国 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2).诸侯之女亦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於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羣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何休 注:“谓女公子也。”《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颜 淫九公子於宫中,因以纳贼,则末知其为 鲁 公子与? 邾娄 公子与?”
(3).尊称有权势地位的人;称富贵人家的子弟。《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宋 苏轼 《王定国真赞》:“雍容委蛇者,贵介之公子,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此事一时传遍了 临安府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人人来买 宋五嫂 鱼羹吃。” 丁玲 《母亲》:“一个是公子脾气,细事不管,一个是小姐脾气,百事不问。”
(4).敬称他人之子。 ——《漢語大詞典》
(2).诸侯之女亦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於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羣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何休 注:“谓女公子也。”《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颜 淫九公子於宫中,因以纳贼,则末知其为 鲁 公子与? 邾娄 公子与?”
(3).尊称有权势地位的人;称富贵人家的子弟。《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宋 苏轼 《王定国真赞》:“雍容委蛇者,贵介之公子,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此事一时传遍了 临安府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人人来买 宋五嫂 鱼羹吃。” 丁玲 《母亲》:“一个是公子脾气,细事不管,一个是小姐脾气,百事不问。”
(4).敬称他人之子。 ——《漢語大詞典》
好事 hǎo shì
(1).指君、后施恩于亲族的事。《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 郑玄 注:“后於其族亲所善者,使往问遗之。” 孙诒让 正义:“好事,恩泽之事。”
(2).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臺伤故人。”《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 《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3).喜庆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4).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鶯鶯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5).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 东京 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6).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説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7).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 《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8).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漢語大詞典》
(2).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臺伤故人。”《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 《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3).喜庆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4).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鶯鶯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5).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 东京 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6).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説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7).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 《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8).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漢語大詞典》
者 zhě《國語辭典》
者 [ zhě ]
代-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拓 tuò/tà/zhí《國語辭典》
拓 [ tuò ]
動- 開展、擴充。如:「開拓」、「拓展」。
- 開墾。如:「拓荒」。
拓 [ tà ]
動- 用紙墨摹印碑刻、銅器、甲骨等。方法是先在物體上蒙上一層薄紙(通常是棉紙或宣紙),再用髮束等物,予以拍打,依陰陽紋顯現凹凸紋路,然後上墨,以顯出所欲摹印的文字或圖像。如:「拓印」、「拓本」。通「搨」。
取 qǔ《國語辭典》
取 [ qǔ ]
动- 拿。如:「取款」、「各取所需」、「探囊取物」。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诗:「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 得到。如:「取乐」、「取暖」、「取信于人」。
- 接受、收受。如:「分文不取」。《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 捕捉。《诗经·豳风·七月》:「取彼狐貍,为公子裘。」
- 选择。如:「取士」、「取景」、「取道」、「取名」。《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统令魏延为先锋,取南小路而进。」
- 求、寻求。如:「自取灭亡」。《文选·张衡·西京赋》:「列爵十四,竞媚取荣。」
- 迎娶。《诗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通「娶」。
- 置于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进行。唐·杜秋娘〈金缕衣〉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姓。如宋代有取希作。
持寄 chí jì
持物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权德舆 《郴州换印因寄员外使君》诗:“缄题 桂阳 印,持寄 朗陵 兄。” 宋 王安石 《怀元度》诗之三:“不可持寄君,思君令人老。” ——《漢語大詞典》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名-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相亲(相親)xiāng qīn
互相亲爱;相亲近。《管子·轻重丁》:“功臣之家……骨肉相亲。”《史记·管晏列传论》:“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宋 苏轼 《留别雩泉》诗:“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 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亲》诗:“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
男女双方亲人在议婚时安排的一次会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然后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平儿 先看见来头,却也猜着八九:‘必是相亲的。’”沪剧《罗汉钱》第二场:“你爹娘跟她同到 东三庄 ,一定为你去相亲。” ——《漢語大詞典》
男女双方亲人在议婚时安排的一次会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然后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平儿 先看见来头,却也猜着八九:‘必是相亲的。’”沪剧《罗汉钱》第二场:“你爹娘跟她同到 东三庄 ,一定为你去相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