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斯言大吁怪,欲行不行日亭午。
既瞻戒坛松,言观潭柘树。山僧劝我且莫行,白额秋来乱林坞。
我闻斯言大吁怪,欲行不行日亭午。此生到处被物厄。
不信山游复有虎。携朋大笑出寺门,樵子前驱荷干橹。
联镳兀兀云雾中,羊肠鸟道愁花骢。十步九折凌绝壁,仰面直欲摩苍穹。
但觉千山万岭同一气,举世高下归鸿濛。我仆马蹇滞岩底,招呼不辨西与东。
兹山猛兽固客在,耳边作吼惟松风。须臾度岭四天豁,西崦已堕铜轮红。
忽见九峰开锦帐,朱霞一抹青芙蓉。红楼金殿耸天际,秋林杳霭闻清钟。
我策我马入幽谷,苾刍相引岩之麓。绀宇辉煌绕玉阑,禅房窈窕摇修竹。
古柘千章无复存,妙严双趾今谁续。日斜不及访龙泉,仰睹峰头乱红绿。
对景行厨泻酒醅,临风万里酣高台。我且歌,君莫哀,元规朝市多尘埃,城外名山谁看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斯 sī《國語辭典》
斯 [ sī ]
动- 劈裂、析分。《说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 距离。《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 此、这个、这里。用于文言文。如:「生于斯,长于斯。」、「斯人」、「以至于斯」。
- 则、就。用于文言文。《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经》:「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
- 之、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 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呢」。《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 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呵」、「啊」。《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是。用于倒装句。《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 尽、都。《书经·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斯从。
言 yán《國語辭典》
言 [ yán ]
动- 说、讲。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谈论。《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宋·苏轼〈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 陈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 询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 告诉、告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话语、所说的话。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字。如:「七言诗」、「共三十万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一句话称为「一言」。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学说、言论。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语助词,无义:➊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言盛,礼言恭。」《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 [ yín ]
- 参见「言言」(二)条。
大 dà/dài/tài《國語辭典》
大 [ dà ]
形- 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而言。如:「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 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如:「大哥」、「大伯」、「大媽」。
- 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 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文選·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大年初一」。
- 表程度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大搞活動」、「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 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如:「她不大出門見人的。」、「他不大愛抽菸。」、「小侄兒還不大會講話。」
- 很、非常。《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長公主大以是怨光。」
- 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 與「小」相對之詞。《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
- 年紀較大的人。如:「你們一家大小都要來吃喜酒喔!」
- 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興國。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大 [ tài ]
形- 至高無上的。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通「太」、「泰」。
大 [ dài ]
- 參見「大夫 」條。
吁怪 yù guài
惊讶;惊异。 唐 杜甫 《病柏》诗:“客从何乡来,佇立久吁怪。” 元 周伯琦 《怀秃脑儿行》:“边报丛远函,苍黄尽吁怪。”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不行 bù xíng
(1).指水流不畅通。《周礼·考工记·匠人》:“凡沟逆地阞,谓之不行;水属不理逊,谓之不行。”
(2).不行进;不前进。《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史记·穰侯列传》:“於是 穰侯 不行,引兵而归。”
(3).不施行。《书·吕刑》:“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 孔 传:“无听僭乱之辞以自疑,勿用折狱,不可行。” 清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专杀不行於閫外,先机恐失於彀中。”
(4).不成功;无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 秦 末,有白虎见於东海,詔遣 黄公 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事体弄大了,不好收场,决使不得,推了有病不行, 魏 、 杜 两生只得撇了自去赴试。”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八本:“﹝这个孩子﹞一定不肯吃饭,要回去,说亦不行,哄亦不行,打亦不行,把自己磨成病得那个样子。”
(5).不中用;不好。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这又令人感到我们的家伙还是不行。并不如报纸所载 欧洲 战场的高射炮动辄构成一片火网。”
(6).接近于死亡。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呼吁》:“明明知道妈妈快不行了,但是,为了成立研究所……却没有在弥留的妈妈身边多守一两天。”
(7).不可以。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
(8).表示程度很深,犹言不得了。 梁斌 《红旗谱》五九:“咳,不好呀,身子酸得不行,饭也懒怠吃。”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九章:“她说别的老婆们,都有老花镜,她也借着戴过,做起活来,得劲的不行。” ——《漢語大詞典》
(2).不行进;不前进。《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史记·穰侯列传》:“於是 穰侯 不行,引兵而归。”
(3).不施行。《书·吕刑》:“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 孔 传:“无听僭乱之辞以自疑,勿用折狱,不可行。” 清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专杀不行於閫外,先机恐失於彀中。”
(4).不成功;无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 秦 末,有白虎见於东海,詔遣 黄公 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事体弄大了,不好收场,决使不得,推了有病不行, 魏 、 杜 两生只得撇了自去赴试。”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八本:“﹝这个孩子﹞一定不肯吃饭,要回去,说亦不行,哄亦不行,打亦不行,把自己磨成病得那个样子。”
(5).不中用;不好。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这又令人感到我们的家伙还是不行。并不如报纸所载 欧洲 战场的高射炮动辄构成一片火网。”
(6).接近于死亡。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呼吁》:“明明知道妈妈快不行了,但是,为了成立研究所……却没有在弥留的妈妈身边多守一两天。”
(7).不可以。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
(8).表示程度很深,犹言不得了。 梁斌 《红旗谱》五九:“咳,不好呀,身子酸得不行,饭也懒怠吃。”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九章:“她说别的老婆们,都有老花镜,她也借着戴过,做起活来,得劲的不行。”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亭午 tíng wǔ
正午。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尔乃 羲和 亭午,游气高褰。” 宋 苏轼 《上巳出游随所见作句》诗:“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清 龚自珍 《尊隐》:“日之亭午,乃炎炎其光,五色文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 新步 ,曇而雨,亭午乃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