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比复设韩山院,春官桃李成芳菲。
林占梅〔清代〕《客有自程乡来,云黄香铁》
香铁先生我岳伯,读书万卷长为客。囊中杰句天无功,笔下颠书风借力。
文章立缀咄嗟间,纷纷馀子无颜色。尝闻生长自吴中,姿神潇洒多其风。
十六归乡应童试,玉树翩翩众誉同。生花不律三峡泻,如锥脱颖惊文宗。
谓折桂枝如拾芥,烧尾龙门嗟屡败。日向长潭事啸游,岩花社酒亦称快。
五羊城里中副车,落寞频年意不如。鸿文只作成均贡,从此才名竞应徐。
例同过夏三冬贮,京兆贤书欣得举。南官报罢陆庄荒,欲去仍留同首鼠。
可怜一第费经营,昔日黄童已得名。诙谐能动公卿色,诗句曾传粉黛情。
万卷雕龙吟律细,一閒挥麈论衡精。到处逢迎珠履趿,诸侯宾客幕中入。
宰相堂前许纵谈,将军麾下容长揖。晚筵客散独留髡,入座重闻丝竹急。
倦还遽授一官归,廿载潮阳列绛帏。皋比复设韩山院,春官桃李成芳菲。
天下广文官独冷,先生裘马何轻肥。天下广文饭不足,先生黍稷满囷围。
先生平生嗜侠义,当仁强项无趋避。京邸归来见末由,询公行止感公谊。
诗篇自昔鸡林通,题名处处碧纱笼。郑虔事业子云札,杜牧情怀短簿容。
天性由来好诗酒,讽咏杯铛不离口。四集诗编「读白华」,一区寓室名「香韭」。
丹青尝画醉禅图,高耸吟肩复露肘。蒲团箕踞赤双趺,笥腹便便光秃首。
一浮三白作鲸吞,掌上瘿瓢大若斗。天花醉里落缤纷,神女维摩互缠纠。
白鹤朱霞幻合离,龙象争拿狮子吼。嘻笑怒骂皆文章,狡狯中间戒律守。
诗佛同登弥勒龛,智珠一串菩提手。兴豪走马章台街,折得春风两枝柳。
诗人少达而多穷,挥霍如公复何有。晚年需次向豫章,蜡屐庐山再徜徉。
抚州司马青衫客,又作黄粱梦一场。巫阳促赴修文召,遗金难买返魂香。
鄙人本是公家婿,蒙公一见垂青睇。海外瞻韩益壮心,何期此日已集逝。
知己不闻胜感恩,天涯哭当寝门例。太息桃夭古渡头,萧寥最是铁耕楼。
抱琴鼓罢平陵曲,七条弦上一时愁。年来春日下黄路,唯有桃花逐水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1).虎皮。《左传·庄公十年》:“自 雩门 窃出,蒙皐比而先犯之。” 杜预 注:“皐比,虎皮。” 孔颖达 疏:“《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郑玄 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 宋 范成大 《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2).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禪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宋 朱熹 《横渠先生画像赞》:“早悦 孙 吴 ,晚逃佛 老 。勇撤皐比,一变至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而 仰圣先生 一家,独不殉难而亡,亦未从贼而死,绵绵至今,犹巍然拥皋比为予顽弟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明 刘基 《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孙 吴 之畧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间,更无杌榻可坐。 七郎 就地设皋比焉。”
(4).传诵;讲习。 姚华 《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録于縹緗;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漢語大詞典》
复 [ fù ]
動-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 同「復 」(一)。
复 [ fòu ]
- 同「復 」(二)。
- 布置,安排:~立。~置(a.设立;b.安装)。~宴。
- 筹划:~计。~法。
- 假使:假~。~或。~身处地。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 姓。
(2).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春官序》:“﹝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 ——《漢語大詞典》
(2).《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 仁杰 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 孟继轲 ,设馆 尼山 ,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 江 南。”
(3).喻人的青春年少。 明 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4).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一干之兰,芳香出林,岂纷然桃李能限断哉!” ——《漢語大詞典》
成 [ chéng ]
动-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 姓。如汉代有成瑨。
-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2).香花芳草。 唐 李峤 《二月奉教作》诗:“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 元 王翰 《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玩嬋娟 华清宫殿 ,赏芳菲 花蕚楼臺 。”
(3).芳香。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留眄光溢,动袂芳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