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月夕 yuè xī
(1).月末,月尾。《荀子·礼论》:“月朝卜日,月夕卜宅。” 杨倞 注:“月朝,月初也;月夕,月末也。”
(2).月夜。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尝陪月夕竹宫斋,每返温泉 灞陵 醉。”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苏子瞻 曰:‘迁居江上 临皋亭 ,甚清旷,风晨月夕,杖屨野步,酌江水饮之,想味风义,以慰孤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四》:“有书生月夕遇一妇,色颇姣丽。”
(3).特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漢語大詞典》
(2).月夜。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尝陪月夕竹宫斋,每返温泉 灞陵 醉。”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苏子瞻 曰:‘迁居江上 临皋亭 ,甚清旷,风晨月夕,杖屨野步,酌江水饮之,想味风义,以慰孤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四》:“有书生月夕遇一妇,色颇姣丽。”
(3).特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漢語大詞典》
孤单(孤單)gū dān
孤独;单身无依靠。《南齐书·孝义传·韩灵敏》:“同里 陈穰 ,父母死,孤单无亲戚, 丁氏 收养之。” 唐 无作 《谢武肃王》诗:“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 清 李渔 《比目鱼·回生》:“难道你终朝相并,竟没有片刻孤单?”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二场:“一无亲二无故多么孤单。” ——《漢語大詞典》
女 nǚ/rǔ《國語辭典》
女 [ nǚ ]
名- 女子,与「男」相对。如:「才女」、「男女平等」。《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南蛮传》:「贵女贱男,同姓为婚。」
- 女儿。如:「生儿育女」。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四颗星。《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女性的、雌性的。如:「女道士」。《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畜一女猫,常往来绍家捕鼠。」
- 幼小、柔弱。《诗经·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女 [ rǔ ]
代- 你。《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同「汝 」。
- 姓。如商代有女方。
女 [ nǜ ]
动- 将女儿许配给他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姑。」《聊斋志异·卷六·江城》:「临江高蕃,少慧,仪容秀美。十四岁入邑庠,富室争女之。」
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放逐 fàng zhú
流放。《战国策·魏策一》:“昔者,三 苗 之居……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 禹 放逐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昔 尧 舜 放逐骨肉, 周公 杀 管 蔡 ,天下称圣,不以私害公。” 金 王若虚 《文辨二》:“ 柳子厚 放逐既久,憔悴无聊,不胜愤激,故触物遇事輒弄翰以自託。”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酋王﹞过了四年囚禁生活,最后被放逐到 塞舌尔群岛 。”亦泛指驱赶。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漢語大詞典》
臣 chén《國語辭典》
臣 [ chén ]
名- 俘虏、奴隶。《书经·费誓》:「臣妾逋逃。」汉·孔安国·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礼记·少仪》:「臣则左之。」汉·郑玄·注:「臣,谓囚俘。」
- 君王时代的官吏。《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记·礼运》:「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 古人对君、父或一般人的自谦之词。《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姓。如汉代有臣综。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服从。如:「臣服」。《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 统率、使之服从而为臣。《左传·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战国策·秦策四》:「兵甲之强,壹毁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