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出塞 chū sài
出边塞。《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 梁 , 梁 破则 周 危矣。” 唐 李白 《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蒋文肃入场》:“上閲其文喜之,因改今名,遂携出塞,不数载以致大拜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六○八年, 隋炀帝 出塞巡视去年所筑 长城 ,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 长城 。” ——《漢語大詞典》
行行 xíng xíng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漢語大詞典》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出战(出戰)chū zhàn
出外作战或出阵作战。《墨子·节葬下》:“若苟乱,是出战不克,入守不固。”《史记·田单列传》:“ 即墨 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宋史·岳飞传》:“ 飞 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以战, 飞 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 俊 及 进和 以归。”《水浒传》第一一三回:“ 宋江 道:‘诸将相让马军出战。’” ——《漢語大詞典》
衔芦(銜蘆)xián lú
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鴈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高诱 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 江 南沃饶,每至还 河 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繒缴焉。” 唐 陆希声 《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 清 陈维嵩 《青玉案·雁字》词:“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 ——《漢語大詞典》
寂寂 jì jì
(1).寂静无声貌。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羣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有百年之宅,千岁之田,前临清流,旁接高阜,亭院深芜,竟日寂寂。”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侠五义》第二七回:“ 包兴 放下帐子,将灯移出,寂寂无声,在外伺候。” 冰心 《庄鸿的姊姊》:“炉火也似乎失了热气,我只寂寂地看着弟弟,弟弟却也寂寂地看着我。”
(2).孤单;冷落。 汉 秦嘉 《赠妇诗》:“寂寂独居,寥寥空室。”《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阻隔孃孃,孤惸寂寂,徒步含啼。” 宋 苏轼 《纵笔三首》诗之一:“寂寂 东坡 一病翁,白鬚萧散满霜风。” 清 汪懋麟 《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诗:“宠荣终寂寂,去住贵惺惺。”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为什么看见了一片黑影,感到了一点寒冷呢,因为想起那些寂寂的童时吗?”
(3).犹悄悄。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诗:“ 洛 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 元 顾瑛 《以玉山亭馆分题得金粟影》诗:“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湿秋圃。”《西游记》第六二回:“公主施能寂寂密密,又偷了 王母 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只寂寂地咳嗽了两声,便和衣倒下。” ——《漢語大詞典》
(2).孤单;冷落。 汉 秦嘉 《赠妇诗》:“寂寂独居,寥寥空室。”《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阻隔孃孃,孤惸寂寂,徒步含啼。” 宋 苏轼 《纵笔三首》诗之一:“寂寂 东坡 一病翁,白鬚萧散满霜风。” 清 汪懋麟 《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诗:“宠荣终寂寂,去住贵惺惺。”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为什么看见了一片黑影,感到了一点寒冷呢,因为想起那些寂寂的童时吗?”
(3).犹悄悄。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诗:“ 洛 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 元 顾瑛 《以玉山亭馆分题得金粟影》诗:“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湿秋圃。”《西游记》第六二回:“公主施能寂寂密密,又偷了 王母 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只寂寂地咳嗽了两声,便和衣倒下。” ——《漢語大詞典》
类 ( 類 ) lèi
类 [ lèi ]
-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
- 相似,好像:~似。~同。
衔枚(啣枚)xián méi
(1).横衔枚于口中,以防喧哗或叫喊。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周礼·夏官·大司马》:“羣司马振鐸,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北齐书·平泰王归彦传》:“乃载( 高归彦 )以露车,衔枚面缚……弃世。”《南史·沈约传》:“ 林子 衔枚夜袭,即屠其城。”《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马摘鸞铃,军士衔枚,前到 宋 军寨栅。”
(2).谓闭口不言。《楚辞·九辩》:“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夫穿掘之侣,必衔枚以晦其迹。”
(3).泛指寂静无声。《文选·枚乘〈七发〉》:“迴翔 青篾 ,衔枚 檀桓 。” 李善 注:“衔枚,水无声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群熊》:“癸卯初,有熊数十万,从内乡硤石,入西南山,衔枚并进。”
(4).指人行迹隐没。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文山 效之,作《黑赋》曰:‘ 孙臏 衔枚之际,半夜失踪; 达摩 面壁以来,九年闭目。’”
衔枚。枚状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横衔口中,以防喧哗。 明 沈采 《千金记·破赵》:“疾走啣枚,刀鎗要整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誓师》:“待昏黑时,臣将左军,啣枚泝江而上五里以待。”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啣枚趋鸟道,卷甲护巖城。” ——《漢語大詞典》
(2).谓闭口不言。《楚辞·九辩》:“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夫穿掘之侣,必衔枚以晦其迹。”
(3).泛指寂静无声。《文选·枚乘〈七发〉》:“迴翔 青篾 ,衔枚 檀桓 。” 李善 注:“衔枚,水无声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群熊》:“癸卯初,有熊数十万,从内乡硤石,入西南山,衔枚并进。”
(4).指人行迹隐没。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文山 效之,作《黑赋》曰:‘ 孙臏 衔枚之际,半夜失踪; 达摩 面壁以来,九年闭目。’”
衔枚。枚状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横衔口中,以防喧哗。 明 沈采 《千金记·破赵》:“疾走啣枚,刀鎗要整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誓师》:“待昏黑时,臣将左军,啣枚泝江而上五里以待。”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啣枚趋鸟道,卷甲护巖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