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岂有三空,体显清净,圆明不二。

王吉昌元代〕《水龙吟·乾坤利判阴阳位

乾坤利判阴阳位。朴散氤氲成器。母怀子腹,儿因母产,杳冥分瑞。体化成纯粹。廓神室、云收尘累。现风清月朗,金童飞舞,傲嘉山,景奇异。宴罢归来沉醉。到华胥,玉关犹闭。劈开璧帐,主人邀我,密传祖意。岂有三空,体显清净,圆明不二。放纵横自在,无萦无系,与虚空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岂有三空清净圆明不二

岂有
也许有  ——《整理自网络》
三空 sān kōng
指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后汉书·陈蕃传》:“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有三空之戹哉!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是谓三空。” 明 高攀龙 《答袁节寰中丞二》:“国家三空四尽,左支右吾之不给,孚号同于充耳,真如老公祖之教矣。”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我想这水旱交祲之后,三空四匱之时,本等的钱粮,尚且催征不起,额外的军餉,如何措置得来。”  ——《漢語大詞典》
体 ( 體 ) tǐ/tī《國語辭典》
  1. 「體 」的異體字。
显 ( 顯 ) xiǎn
显 [ xiǎn ]
  1.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著。~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
  2. 表现,露出:~露。~示。~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
  3. 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贵。~赫。~要。
  4. 敬辞,称先人:~考(已去世的父亲)。~妣(已去世的母亲)。
清净 qīng jìng
亦作“清凈”。
(1).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战国策·齐策四》:“ 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浄贞正以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原宪 ﹞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若 稹 之末学浅见,又安敢引喻古昔于阁下,独忆得近日故 裴兵部 之为人也,甄辨清浄,号为名流。” 宋 陆游 《夏日独居》诗:“平生本清浄,垂老更肃然。”
(2).安定,不纷扰。《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浄,施於后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浄,使天下无事。”《红楼梦》第五二回:“早也是去,晚也是去,早带了去,早清净一日。” 赵树理 《传家宝》三:“老人家!依我说你只用好吃上些好穿上些,过几年清净日子算了。”
(3).清洁纯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浄,光明者也。” 宋 苏辙 《和子瞻过岭》:“手挹祖师清浄水,不嫌白髮照毿毿。”《红楼梦》第五二回:“况且这屋子里一股子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儿倒清净了,没有甚么杂味来搅他。”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一》:“这样清净的山,这样清净的水,这样清净的人。”
(4).指妇女操守贞洁。《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我怎不是清浄姑姑儿,蹺起脚儿来,比你这滛妇好些儿。”
(5).简明不繁。《陈书·谢哲王固等传论》:“ 谢 、 王 、 张 、 萧 、咸以清浄为风,文雅流誉,虽更多难,终克成名。”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筮仕寧律令,清浄简易,能惠其俗。”
(6).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浄。” 唐 张谓 《送僧》诗:“一身求清浄,百毳纳袈裟。”《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我乃 法华庵 内一个支宾尼僧……指望出家清浄,谁知十六年前,惹出寃愆。”
(7).道教等亦用之。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神仙之事……不见於经传,大抵为其术者,屏繁嚣,守清净。”  ——《漢語大詞典》
圆明(圓明)yuán míng
(1).指圆镜明亮光洁。 唐 白居易 《以镜赠别》诗:“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2).佛教语。谓彻底领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今产太子,当证三菩提,圆明一切智。” 宋 沈辽 《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诗:“至诚无隐蔽,妙识造圆明。”  ——《漢語大詞典》
不二 bù èr
(1).没有两样;相同。《韩非子·难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三人并入直,恩泽名不二。”
(2).不变心,专一。《魏书·刘库仁传论》:“ 刘库仁 兄弟,忠以为心,盛衰不二,纯节所存,其意盖远,而并貽非命,惜乎!”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勅赐赉疏》:“谓臣备职有年,宠褒匡弼,察臣秉心不二,谬许精忠。” 王鹤寿 等《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张浩 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光荣的历史与英勇奋斗的精神、他对革命坚贞不二的情操,将伴随他的英名永存人间。”
(3).犹无双。 明 杜浚 《长干阿育王塔诗》:“无双华 震旦 ,不二拱 幽燕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