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淮南 huái nán
(1).指 淮河 以南、 长江 以北的地区。今特指 安徽省 的中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长忆 淮 南岸,耕钓混樵渔。”
(2).指 汉 淮南王 刘安 。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寻 武陵 才非 河献 ,识异 淮南 ,而輒以彼藩翰,董斯邦籍,求诸称职,无闻焉尔。”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年来倦萧索,但説 淮南 乐。” 章炳麟 《文学总略》:“且沉思孰若 庄周 、 荀卿 ,翰藻孰若 吕氏 、 淮南 ,总集不摭九流之篇,格于科律,固不应为之辞。”
(3).曲名。《文选·张协〈七命〉》:“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刘良 注:“《淮南》、《采菱》并曲名。”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燕餘有旧曲,《淮南》多冶辞。”
(4).《淮南子》的省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高诱 解《吕览》、《淮南》。” ——《漢語大詞典》
(2).指 汉 淮南王 刘安 。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寻 武陵 才非 河献 ,识异 淮南 ,而輒以彼藩翰,董斯邦籍,求诸称职,无闻焉尔。”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年来倦萧索,但説 淮南 乐。” 章炳麟 《文学总略》:“且沉思孰若 庄周 、 荀卿 ,翰藻孰若 吕氏 、 淮南 ,总集不摭九流之篇,格于科律,固不应为之辞。”
(3).曲名。《文选·张协〈七命〉》:“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刘良 注:“《淮南》、《采菱》并曲名。”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燕餘有旧曲,《淮南》多冶辞。”
(4).《淮南子》的省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高诱 解《吕览》、《淮南》。” ——《漢語大詞典》
四月
宋 徐照 高山寺晚望 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宋 方回 虚谷志归十首 其四 浪走千山外,乾忙四月馀。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七 四月雨馀山更碧,六龙行处日初红。 ——《骈字类编》
宋 方回 虚谷志归十首 其四 浪走千山外,乾忙四月馀。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七 四月雨馀山更碧,六龙行处日初红。 ——《骈字类编》
蚕麦(蠶麥)cán mài
指蚕与麦的收成。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伏乞特勑 京兆府 ,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宋 范成大 《田家留客行》:“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 ——《漢語大詞典》
熟 shú/shóu《國語辭典》
熟 [ shú ]
讀音動- 烹煮使可食。如:「煮熟」。《論語·鄉黨》:「君賜腥,必熟而薦之。」
- 農作物長成。《孟子·告子上》:「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唐·皮日休〈橡媼歎〉:「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崗。」
- 技藝精巧的。如:「熟手」、「技藝純熟」。
- 常見的、認識的。如:「熟人」、「熟客」。
- 留有深刻印象的。如:「耳熟能詳」。
- 經常使用的。如:「熟字」、「熟語」。
- 豐收的。如:「熟年」。
- 經過加工煉製的。如:「熟鐵」、「熟藥」。北周·庾信〈仙山詩〉二首之二:「石軟如香飯,鉛銷似熟銀。」
- 深沉安穩。如:「熟睡」。
- 仔細、精詳。如:「熟察」、「熟讀」、「熟視」、「深思熟慮」。
熟 [ shóu ]
語音- (一)之語音。
宫阙(宫闕)gōng què
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史记·高祖本纪》:“ 萧丞相 营作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高祖 还,见宫闕甚壮。”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絳续筹传露正垂,岧嶢宫闕壮朝仪。” 康有为 《泛舟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漢語大詞典》
山河 shān hé
(1).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 山 河 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 杜甫 《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叶剑英 《东北的七年》:“东北情形,好似个‘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2).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漢語大詞典》
(2).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漢語大詞典》
烦 ( 煩 ) fán
烦 [ fán ]
-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
-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
- 搅扰:~扰。~嚣。
-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卧护(卧護)wò hù
犹卧治。谓在卧病中监军。《史记·留侯世家》:“上虽病,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晋书·纪瞻传》:“帝使谓 瞻 曰:‘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新唐书·裴度传》:“ 度 牢辞老疾,帝命吏部郎中 卢弘 宣諭意曰:‘为朕卧护北门可也。’” 宋 苏轼 《抚问知大名府冯京口宣》:“卿以元老,卧护北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