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结绳(結繩)jié shéng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孔颖达 疏:“结绳者, 郑康成 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於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晋 孙绰 《喻道论》:“夫时移世异,物有薄淳,结绳之前,陶然太和。”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三:“自结绳以后至三王五帝。” ——《漢語大詞典》
既已 jì yǐ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漢語大詞典》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漢語大詞典》
代 dài《國語辭典》
代 [ dài ]
名- 历史的阶段、分期。如:「朝代」、「古代」、「唐代」、「现代」。《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泛指时间。如:「年代」、「时代」。
- 量词。计算辈分的单位。如:「他家四代祖孙都从事同一行业。」
- 继任的人。《宋史·卷四一六·余玠传》:「戎帅欲举统制姚世安为代。」
- 国名:➊ 战国时的国家,为赵襄子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北省蔚县东北。➋ 五胡十六国鲜卑拓跋氏所建。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内蒙古一带,后为前秦所灭。
- 姓。如宋代有代渊。
- 替代、替换。如:「代课」、「越俎代庖」。《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彼可取而代也。」
- 交替、轮流。《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 接替、继承。《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汉·王充《论衡·偶会》:「父殁而子嗣,姑死而妇代。」
- 轮流更换。如:「人才代兴」、「新陈代谢」。
巧伪
虚伪不实。《庄子·盗跖》:“此夫 鲁国 之巧伪人 孔丘 非邪?”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今 支那 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漢語大詞典》
纷 ( 紛 ) fēn
纷 [ fēn ]
- 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日滋
宋史选举志乱离以来士大夫流徙有徒跣而赴行在者注授榜阙奸弊日滋寒士困苦甚可悯焉宜令三省议除其弊失颜氏家训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 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