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吾老尚书郎。
吐心著地谁复识,只有平生韩子苍。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吾老尚书郎。
爱酒不论天下士,快来脱帽持一觞。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吾老尚书郎。
爱酒不论天下士,快来脱帽持一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枯肠(枯腸)kū cháng
亦作“ 枯膓 ”。
(1).饥渴之肠,枵腹。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宋 苏轼 《汲江煎茶》诗:“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宋 陆游 《饭后偶题》诗:“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飫枯肠。” 明 刘基 《寒夜谣》之一:“无酒可饮,寒不能眠。枯肠饥鸣,百虑交煎。”
(2).比喻枯竭的文思。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鬢丝华。”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须待我情中生法,把枯膓徧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这‘别人出力我高兴’的报应之一,是搜索枯肠,硬做文章的苦差使。” ——《漢語大詞典》
(1).饥渴之肠,枵腹。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宋 苏轼 《汲江煎茶》诗:“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宋 陆游 《饭后偶题》诗:“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飫枯肠。” 明 刘基 《寒夜谣》之一:“无酒可饮,寒不能眠。枯肠饥鸣,百虑交煎。”
(2).比喻枯竭的文思。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鬢丝华。”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须待我情中生法,把枯膓徧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这‘别人出力我高兴’的报应之一,是搜索枯肠,硬做文章的苦差使。” ——《漢語大詞典》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饱 ( 飽 ) bǎo
饱 [ bǎo ]
- 吃足了,与“饿”相对:~餐。~暖。
- 足、充分:~满。~和。~学(学识丰富)。~含。~览。~受。一~眼福。
大官 dà guān
(1).职位高的官。 李準 《黄河东流去》第二七章:“要杀要宰都由你,反正你是大官。”
(2).古时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的尊称。《水浒传》第一○三回:“庄客道:‘ 李大官 不知,这里西去一里有餘,乃是 定山堡 内 段家庄 。’”
太官。《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减大官、尊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李贤 注:“《汉官仪》曰:‘大官,主膳羞也。’” 唐 王维 《敕赐百官樱桃诗》:“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参见“ 太官 ”。 ——《漢語大詞典》
(2).古时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的尊称。《水浒传》第一○三回:“庄客道:‘ 李大官 不知,这里西去一里有餘,乃是 定山堡 内 段家庄 。’”
太官。《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减大官、尊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李贤 注:“《汉官仪》曰:‘大官,主膳羞也。’” 唐 王维 《敕赐百官樱桃诗》:“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参见“ 太官 ”。 ——《漢語大詞典》
肉 ròu《國語辭典》
肉 [ ròu ]
名- 動物體中包住骨骼的柔韌物質。如:「肌肉」、「雞肉」、「豬肉」、「牛肉」。
- 身體。與「精神」相對。如:「靈肉一致」、「肉體」。
- 蔬果除去皮核的部分。如:「果肉」。《文選·蔡邕·為陳留太守上孝子狀》:「舅偃哀其嬴劣,嚼棗肉以哺之,未見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志一》:「閩中荔枝,核有小如丁香者,多肉而甘。」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柔軟不脆。如:「這西瓜瓤兒太肉。」
- 行動遲緩。如:「肉得慌」、「做事真肉」。
肉 [ rù ]
- (一)之又音。
秃 ( 禿 ) tū
秃 [ tū ]
- 人无头发,山无树木,树木无枝叶:~子。~头。~顶。
- 鸟羽毛脱落,物体失去尖端:~鹫。~笔。~针。
- 表示不圆满、不周全:文章的开头写得有点~。
鬓 ( 鬢 ) bìn
鬓 [ bìn ]
-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发(fà)。~角。~丝。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代-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 參見「吾吾 」條。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名-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 很、極。如:「老遠」、「老早」。
-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尚书郎(尚書郎)shàng shū láng
官名。 东汉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魏 晋 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 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明 黎民表 《紫荆关》诗:“ 金城 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