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两字(两字)
唐 任华 怀素上人草书歌 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 ——《骈字类编》
龙光(龍光)lóng guāng
(1).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 ,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 汉 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3).天子气,瑞气。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裕 ( 刘裕 )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
(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 ( 马融 )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引》:“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5).特指皇帝的风采。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诗之三:“忆从便殿覲龙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书·文学传序》:“ 范阳 卢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东 薛道衡 ……或鹰扬 河 朔,或独步 汉 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
(7).喻指有才华者。《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 翻 弟 跃 、 河东 裴敬宪 、弟 庄伯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8).宝剑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萧萧永夜悲鸣也,怕龙光渐尔消灭。”亦借指宝剑。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 传:“龙,宠也。” 郑玄 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为东宫奉经启》:“推择而举,尚多髦俊,龙光曲被,独在选中。”按,《艺文类聚》引作“宠光”。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 嘉陵 淼淼, 云臺 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明 唐顺之 《左编附序》:“隐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则,深处巖壑而龙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礼其人以风世。” ——《漢語大詞典》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3).天子气,瑞气。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裕 ( 刘裕 )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
(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 ( 马融 )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引》:“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5).特指皇帝的风采。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诗之三:“忆从便殿覲龙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书·文学传序》:“ 范阳 卢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东 薛道衡 ……或鹰扬 河 朔,或独步 汉 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
(7).喻指有才华者。《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 翻 弟 跃 、 河东 裴敬宪 、弟 庄伯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8).宝剑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萧萧永夜悲鸣也,怕龙光渐尔消灭。”亦借指宝剑。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 传:“龙,宠也。” 郑玄 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为东宫奉经启》:“推择而举,尚多髦俊,龙光曲被,独在选中。”按,《艺文类聚》引作“宠光”。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 嘉陵 淼淼, 云臺 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明 唐顺之 《左编附序》:“隐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则,深处巖壑而龙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礼其人以风世。” ——《漢語大詞典》
三锡(三錫)sān xī
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 晋 陆云 《涉江》:“岂三锡之又晞,乃裔予於遐宾。” 明 张居正 《寿司寇王西石》:“翁今寿登七袠,太夫人垂及百龄,而以八座之尊,承欢膝下,三锡之服,绚烂庭前。” 明 徐渭 《代贺张相公启》:“赐物駢繁,直逾三锡。”详“ 九锡 ”。 ——《漢語大詞典》
命 mìng《國語辭典》
命 [ mìng ]
动- 差遣、下命令。如:「命人送信」。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 取定。如:「命名」、「命题」。
- 以为。如:「自命不凡」。
- 生物生存的机能。如:「生命」、「性命」。《文选·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先天注定的穷通得失本分,不是后天所能改变的。《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汉·王充《论衡·命义》:「操行善恶者,性也;祸福吉凶者,命也。」
-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遵命」、「奉命」。《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一行 yī xíng
(1).谓一定不变,始终实施。《韩非子·八经》:“势行教严,逆而不违,毁誉一行而不议。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然后一行其法。” 陈奇猷 集释:“-……谓一而不变也。”
(2).谓行走一次。《晋书·卜珝传》:“朕欲劳先生一行,可乎?”《旧唐书·李靖传》:“ 吐谷浑 寇边, 太宗 顾谓侍臣曰:‘得 李靖 为帅,岂非善也?’ 靖 乃见 房玄龄 曰:‘ 靖 虽年老,固堪一行。’”
(3).一种德行;一种特出的行为。《淮南子·人间训》:“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汉书·东方朔传赞》:“然 朔 名过实者,以其詼达多端,不名一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按, 唐 李吉甫 著有《一行传》,《新五代史》亦有《一行传》,均仿《后汉书·独行传》,载节行之士的事迹。
(4).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其后,又遣他判官按之, 崔 承命不辞,载妻子一行,中道而逃。”《新五代史·张居翰传》:“詔书已印画,而 居翰 发视之,詔书言‘诛 衍 一行’, 居翰 以谓杀降不祥,乃以詔傅柱,揩去‘行’字,改为一‘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您一行家眷须到三五十口,大小不教伤着一个。”《西游记》第九三回:“感蒙陛下天恩,但贫僧一行四众,还有三个徒弟在外,今当领纳,只是不曾分付得一言。” 巴金 《春》十二:“ 觉民 一行六个人踏着树影进了里面。”
(5).一经。参见“ 一行作吏 ”。
(6).犹方才,刚刚。《西游记》第三六回:“你这伙道人都少打!一行説教他往前廊下去蹲,又报甚么!”《西游记》第九二回:“我一行説不是好人,你就下拜,却被这怪侮暗灯光,盗取酥合香油,连你都摄将来了。”
(7).五行之一。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谓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一行,尊于天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天自当以一行之气生万物,令之相亲爱;不当令五行之气,反使相贼害也。” ——《漢語大詞典》
(2).谓行走一次。《晋书·卜珝传》:“朕欲劳先生一行,可乎?”《旧唐书·李靖传》:“ 吐谷浑 寇边, 太宗 顾谓侍臣曰:‘得 李靖 为帅,岂非善也?’ 靖 乃见 房玄龄 曰:‘ 靖 虽年老,固堪一行。’”
(3).一种德行;一种特出的行为。《淮南子·人间训》:“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汉书·东方朔传赞》:“然 朔 名过实者,以其詼达多端,不名一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按, 唐 李吉甫 著有《一行传》,《新五代史》亦有《一行传》,均仿《后汉书·独行传》,载节行之士的事迹。
(4).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其后,又遣他判官按之, 崔 承命不辞,载妻子一行,中道而逃。”《新五代史·张居翰传》:“詔书已印画,而 居翰 发视之,詔书言‘诛 衍 一行’, 居翰 以谓杀降不祥,乃以詔傅柱,揩去‘行’字,改为一‘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您一行家眷须到三五十口,大小不教伤着一个。”《西游记》第九三回:“感蒙陛下天恩,但贫僧一行四众,还有三个徒弟在外,今当领纳,只是不曾分付得一言。” 巴金 《春》十二:“ 觉民 一行六个人踏着树影进了里面。”
(5).一经。参见“ 一行作吏 ”。
(6).犹方才,刚刚。《西游记》第三六回:“你这伙道人都少打!一行説教他往前廊下去蹲,又报甚么!”《西游记》第九二回:“我一行説不是好人,你就下拜,却被这怪侮暗灯光,盗取酥合香油,连你都摄将来了。”
(7).五行之一。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谓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一行,尊于天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天自当以一行之气生万物,令之相亲爱;不当令五行之气,反使相贼害也。” ——《漢語大詞典》
先 xiān《國語辭典》
先 [ xiān ]
名- 祖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 首要的事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原先、先前。《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
- 先生的简称。《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先轸。
- 对已去世者的尊称。如:「先父」、「先人」、「先圣先贤」、「革命先烈」。
- 时间或次序在前。如:「先发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二首之一:「春江水暖鸭先 知。」
- 暂时。如:「你先不要慌,我们慢慢想办法来解决。」
- 倡导、先行。《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 时间居前。唐·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事前联系、介绍。《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先 [ xiàn ]
动- 不当超前而超前。《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 领导、率导。《礼记·郊特牲》:「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赤缯(赤缯)
宋书礼志高阳氏以十一月为正荐玉以赤缯高辛氏以十二月为正荐玉以白缯 春秋繁露夏求雨为四通之坛于邑南门外方七尺植赤缯七 易通卦验立秋浊阴云出如赤缯 ——《骈字类编》
旂 qí《國語辭典》
旗 [ qí ]
名- 一种在旗旒上画龙,并在旗竿竿头系铃作为装饰的旗子。《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有铃曰旗。」晋·郭璞·注:「县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孟子·万章下》:「庶人以旃,士以旗。」汉·赵岐·注:「旗,旌有铃者。」
- 泛指各种旗帜。《尔雅·释天》:「旌旗。」宋·邢昺·疏:「旌旗者,九旗之名虽异,旌旗为之摠称,故以此题之。」《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取虢之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