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空谷佳人,淡红衫子天然艳。

尤侗清代〕《点绛唇 其三 秋海棠

空谷佳人,淡红衫子天然艳。风清露浅。脉脉凝啼眼。

恰似伤秋,倚徙湖山遍。怜谁伴。重帘不捲。有个人肠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空谷佳人衫子天然

空谷 kōng gǔ
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 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晋书·龚玄之传》:“夫哲王御世,必搜扬幽隐。故空谷流縶维之咏,丘园旅束帛之观。”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鵂鶹。”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诗:“幽兰散芬芳,搴为空谷酬。”  ——《漢語大詞典》
佳人 jiā rén
(1).美女。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宋 苏轼 《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惊燕踏飞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右壁箇佳人举止轻盈,脸儿説不得的抢。” 明 李攀龙 《七夕集元美宅送茂秦》诗:“仙吏挥金椀,佳人罢锦梭。” 曹禺 《日出》第三幕:“那大门口常贴着什么‘南国生就美佳人,北地天然红胭脂’一类的春联。”
(2).美好的人。指君子贤人。《楚辞·九章·悲回风》:“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貺。” 汉武帝 《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晋书·陶侃传》:“ 杜弢 为 益州 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 唐 韦应物 《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诗:“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 金 曹之谦 《秋日杂诗》:“山中有佳人,《考槃》歌在涧。”
(3).妻子称自己的丈夫。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 南朝 齐 王融 《秋胡行》之一:“佳人忽千里,空闺积思生。” 唐 韩偓 《寄远》诗:“想佳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 明 刘基 《闺词》之六:“佳人不可见,霜雪万山空。”  ——《漢語大詞典》
淡 dàn《國語辭典》

淡 [ dàn ]

  1. 味道不鹹、不重。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2. 稀薄、不濃厚。如:「淡酒」、「雲淡風輕」。《莊子·山林》:「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 色淺。如:「淡黃色」。
  4. 不熱心。如:「冷淡」、「淡淡的應了一聲。」
  5.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生意清淡」。
  1. 淺、不深。如:「淡妝濃抹」、「淡掃蛾眉」。
  1. 北方方言。指無聊、無意義的話。如:「瞎扯淡」。《儒林外史·第四回》:「眾人慌了,求張鄉紳……說情,知縣准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了一個淡,趕了出去。」
  2. 姓。如明代宦官劉謹,仗勢欺人,同州一帶劉姓恥與劉謹同姓,遂改姓為淡。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红 [ gōng ]
     ◎ 古同“”,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衫子 shān zǐ
(1).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心》:“衫子,自 黄帝 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 始皇 元年,詔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於侍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衫子》:“﹝《实録》﹞曰:‘女子之衣与裳连,如披衫,短长与裙相似, 秦始皇 方令短作衫子,长袖犹至於膝。’宜衫裙之分自 秦 始也。” 唐 元稹 《白衣裳》诗之二:“藉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
(2).为上衣的通称。《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戴上凉笠儿,穿著青纱衫子,繫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潘金莲 ﹞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东晋竹林七贤图砖刻》:“几个人穿的衣服,照 刘熙 《释名》,应当叫衫子,和 汉 代袍不同处,是衣无袖端,敞口。”今指中式单上衣。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六:“她穿着一件洗白了的葱白竹衫子。”  ——《漢語大詞典》
天然 tiān rán
(1).自然赋予的,生来具备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圣,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 汤 武 之名不难侔,而 成 康 之俗可復兴也。”
(2).指天性、本性。《宋书·孝义传·严世期》:“ 严世期 , 会稽 山阴 人也。好施慕善,出自天然。” 刘大白 《看盆栽的千年红梅》诗:“萧疏是她的天然,倔强是她的个性。”
(3).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区别于人工、人造)。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太湖砚》:“求於花石间,怪状乃天然。”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至所谓 香炉峯 者,极高峻。双峯左右立,天然如门。” 柯岩 《三匹“马”的冰车》诗:“一条小路通向结了冰的池塘,那是我们天然的溜冰场。”
(4).指事物不加修饰的本色。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元 杜仁杰 《雁儿落过得胜令·美色》曲:“不将朱粉施,自有天然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穿着一身浅蓝的布衣布裤……也没有任何修饰,可是朴素天然、出落大方。”
(5).指诗文书画等的自然风致和情趣。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昔人论 宋文帝 书,以谓其工夫不及 羊欣 而天然过之。”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四:“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独 云林 古淡天然, 米襄阳 后一人也。”
(6).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象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二:“ 瑞丰 觉得假若 冠先生 出头和 东阳 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  ——《漢語大詞典》
艳 ( 艷 ) yàn
艳 [ yàn ]
  1. 色彩鲜明:~丽。~冶。鲜~。娇~。百花争~。
  2. 羡慕:~羡。
  3. 旧时指关于爱情方面的:~事。~诗。~史。
  4. 美丽,亦指美女:“吴娃与越~,窈窕夸铅红。”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