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临民惭墨绶,垂钓思沧州。

寇准宋代〕《成安感秋

蝉噪木叶下,远客忽惊秋。
凝恨悲晚候,万绪皆如抽。
芳时同梦幻,急景如奔流。
念我何为者,年来生百忧。
贫居负胜事,壮岁伤羁游。
临民惭墨绶,垂钓思沧州。
达则济天下,穷当守一丘。
胡能效时辈,靦冒随沉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临民墨绶垂钓沧州

临民(臨民)lín mín
治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后汉书·崔寔传》:“初, 寔 在 五原 ,常训以临民之政, 寔 之善绩,母有其助焉。”《宋书·刘道彦传》:“善于临民,在 雍 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视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临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呜呼,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  ——《漢語大詞典》
惭 ( 慚 ) cán
惭 [ cán ]
     ◎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墨绶(墨綬)mò shòu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綬”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宋 司马光 《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綬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漢語大詞典》
垂钓(垂釣)chuí diào
垂竿钓鱼。 汉 严忌 《哀时命》:“下垂钓於谿谷兮,上要求於僊者。”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碧野 《富春江畔·钓鱼台》:“遥想当年, 严子陵 在 钓鱼台 上垂钓,鲥鱼肥鲜。”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沧州(沧州)
隋书地理志渤海郡大业二年为沧州德唐书地理志沧州景城郡本渤海郡治清池武 元年徙治饶安六年徙治胡苏贞观元年复治清池迁又李翱传柏耆使沧州翱盛言其才耆得罪由是左 少府少监大又薛大鼎传迁洛州刺史累徙沧州无棣渠久廞塞 鼎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升元史地理志河间路沧州唐改景城郡仍为沧州金临海军复为沧州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