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墨花 mò huā
(1).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宋 梅尧臣 《杜庭之赠端溪圆砚》诗:“微分鸜目莹,尚渍墨花碧。”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 成化 间,有百户 吴东升 者,亦善楷书, 刘士亨 寄之诗云:‘墨花香满砚池头,尽説能书老户侯。’”
(2).指水墨花卉画。 元 汤垕 《画鉴》:“ 徽宗 性嗜画。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落水兰亭》:“﹝ 彝斋 ﹞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於水仙尤长。”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华亭 尚书天人流,墨花五色风云浮。” ——《漢語大詞典》
(2).指水墨花卉画。 元 汤垕 《画鉴》:“ 徽宗 性嗜画。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落水兰亭》:“﹝ 彝斋 ﹞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於水仙尤长。”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华亭 尚书天人流,墨花五色风云浮。”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名-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幅 fú《國語辭典》
幅 [ fú ]
名- 布帛或纸张的宽度。《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
- 泛指宽度。如:「振幅」、「幅员广阔」。
- 文章或书画的分量。如:「篇幅」。
- 布帛、衣服的边缘。如:「边幅」。《仪礼·丧服》:「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唐·贾公彦·疏:「云衰外削幅者,谓缝之边幅向外,裳内削幅者,亦谓缝之边幅向内。」
- 量词。计算图画、布帛等平面物的单位。如:「一幅画」、「三幅挂图」、「她用两幅布做了条床单。」
幅 [ bī ]
- 行縢。即绑腿。《广韵·入声·职韵》:「幅,行縢名。」《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面面 miàn miàn
每一方面;每个地方。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球》:“迭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漢語大詞典》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徐 xú《國語辭典》
徐 [ xú ]
副- 缓慢。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 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 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 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熙 xī《國語辭典》
熙 [ xī ]
形- 光明。如:「熙明」、「光熙」。《晋书·卷七二·郭璞传》:「窟泉之潜不思云翚,熙冰之采不羡旭晞。」
- 和乐。《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 兴起、兴盛。《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是以君臣并熙,名奋百世。」晋·卢谌〈赠刘琨诗〉:「濬哲惟皇,绍熙有晋。」
- 开拓、光大。《书经·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后汉书·卷四八·爰延传》:「使积善日熙,佞恶消殄,则干灾可除。」
- 嬉戏。《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闲。」唐·李善·注:「熙,戏也。」通「嬉」。
熙 [ yí ]
名- 姓。为帝喾时水正熙氏的后裔。
凉夜(涼夜)liáng yè
秋夜。 晋 潘岳 《秋兴赋》:“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迺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漢語大詞典》
戏 ( 戲 ) xì/hū
戏 [ xì ]
-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
-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
- 〔於(wū)~〕同“呜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