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钱惟演宋代〕《宣曲二十二韵

绛缕初分后,银鐶未解时。
已障纨扇笑,犹捧玉壶悲。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雕屏涵火齐,宝帐隔琉璃。
欲买词人赋,空传狎客诗。
蔗浆销内热,琼蕊疗朝饥。
绮蒂桃初熟,红心草欲披。
凌波渡罗袜,向日翳华芝。
素脸分丹柰,香津滴紫梨。
龙梭随振素,獭髓补凝脂。
蓬饵重阳节,金针七夕期。
玉膏尝滵溢,翠盖逐葳蕤。
弦急哀随指,歌长恨入眉。
青鸾惟有舞,赤凤可能疑。
下蔡迷还易,平阳破未知。
髻高钗自坠,腰细佩长垂。
出恐严钟晚,归嫌钿幰迟。
辘轳惊晓梦,鹦鹉漏春思。
魂怨惟愁断,肠柔已自危。
璧珰萤影度,琼户藓花滋。
掩鼻谗难诉,披图悔岂追。
祇应金带枕,聊为达微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乞巧长生殿迎风太液

乞巧 qǐ qiǎo
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鍮石为鍼,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 林杰 《乞巧》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欧阳山 《三家巷》三:“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  ——《漢語大詞典》
长生殿(長生殿)cháng shēng diàn
(1). 唐 代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 则天 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 长生殿 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 段恒俊 与 越王 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 长生殿 。”亦称“ 长生院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 长生院 。” 胡三省 注:“ 长生院 ,即 长生殿 ;明年五王诛二 张 ,进至太后所寝 长生殿 ,同此处也。盖 唐 寝殿皆谓之 长生殿 。此 武后 寝疾之 长生殿 , 洛阳宫 寝殿也。 肃宗 大渐, 越王 係 授甲 长生殿 , 长安 大明宫 之寝殿也。”
(2). 华清宫 殿名,即 集灵台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 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天宝 ﹞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 华清宫 ,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於 长生殿 奏新曲。”  ——《漢語大詞典》
迎风(迎風)yíng fēng
(1). 汉 代楼观名。《汉书·扬雄传上》:“ 甘泉 本因 秦 离宫,既奢泰,而 武帝 復增 通天 、 高光 、 迎风 。” 汉 张衡 《西京赋》:“既新作於 迎风 ,增 露寒 与 储胥 。”《文选·曹植〈赠徐干〉诗》:“ 文昌 鬱云兴, 迎风 高中天。” 李善 注引《地理书》:“ 迎风观 在 鄴 。”
(2).逆风;对着风。《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岂云易哉?”《文选·张协〈七命〉》:“尔乃嶢榭迎风,秀出中天。” 李善 注引 曹植 《七启》:“迎清风而立观。”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蔷薇诗》:“倡女倦春闺,迎风戏玉除。”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又有迎风下泪的毛病,常要掏手巾擦干。”
(3).指纳凉。《红楼梦》第三一回:“ 袭人 正在堦下倚槛迎风,忽见 湘云 来了,连忙迎下来。”
(4).犹闻风。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
(5).迅即,马上。《照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不一时,捉到了,迎风就打四十板。”
(6).犹随风。《绿野仙踪》第九五回:“説他的腰是弱柳迎风,説他的头是乌云笼罩。” 冰心 《再寄小读者》十:“中国共产党,自从他一诞生,就举起一面迎风招展的革命红旗。”
(7).犹接风。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记赋役》:“如各上司按临,例有迎风饭、下马饭、閲操酒、送风饭,动以数金计。”《豆棚闲话·朝奉郎挥金倡霸》:“那些积年伙计,俱来备席迎风。”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头次 刘作非 胡子队来,你摆三天三宿的迎风香堂。”  ——《漢語大詞典》
太液 tài yè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漢語大詞典》
池 chí《國語辭典》

池 [ chí ]

  1. 古代的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2. 可储存水的凹地。如:「水池」、「游泳池」、「砚池」。
  3. 低浅如池的平地。如:「舞池」。
  4. 姓。如秦代有池子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