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项安世宋代〕《野山茶红白二种

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依稀檐蔔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
恐是山君双侍女,不应临路久咨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雨里花中隐士成家

雨里(雨里)
唐 卢纶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
唐 卢纶 题念济寺 灵空闻偈夜清静,雨里花枝朝暮开。  ——《骈字类编》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1.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3.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4.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5. 姓。如晋代有向秀。
  1.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2.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3.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4.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1.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1.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2.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1.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泪 ( 淚 ) lèi《國語辭典》
  1. 「泪 」的异体字。
花中
唐 元稹 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赵嘏 南亭 孤亭影在乱花中,怅望无人此醉同。
唐 徐夤 牡丹花二首 其二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唐 和凝 宫词百首 其九十八 风和难捉花中蝶,却向窗间弄绣针。  ——《骈字类编》
隐士(隱士)yǐn shì
(1).隐居不仕的人。《庄子·缮性》:“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 宋 陆游 《初到荣州》诗:“废臺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 绮色佳 真美!美在深幽,喻人如隐士,喻季候如秋,喻花如菊。”
(2).善说隐语的人。俳优之属。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咎犯 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 平公 召隐士十二人。”参阅“隐语”。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成家 chéng jiā
(1).成立家室,娶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唐 吕岩 《沁园春》词:“贪痴汉,望成家学道,两事双全。”《红楼梦》第九八回:“却説 宝玉 成家的那一日, 黛玉 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 李紈 和 紫鹃 哭的死去活来。” 鲁光 《中国姑娘》:“痴心的男朋友一两天就给她发来一封信,催促她成家。”
(2).兴家,持家。《隶释·汉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夫妇勤苦,积入成家。”《辽史·后妃传·景宗睿智皇后》:“﹝后﹞北府宰相 思温 女。早慧。 思温 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此女必能成家。’”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既至官,俸禄甚薄,妻力赞成家。”
(3).犹安家。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4).形成流派。 清 周亮工 《与吴冠五》:“ 金秀才 式祖 评 侯朝宗 之文曰:已自成家,惜得名差蚤,未暇鍊句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前 明 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於诗亦然。当其盛时, 高 杨 张 徐 ,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5).成为专家。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大哥的诗、书、画,不客气地说一句话,好像没有一样可以成家。”参见“ 成名成家 ”。
(6). 东汉 初 公孙述 起 成都 ,自立为帝,号 成家 。 光武 遣 吴汉 、 臧宫 伐之。 述 将 延岑 力战, 公孙 兵败,身死。见《后汉书·公孙述传》。 清 纳兰性德 《咏史》之五:“痛哭难为入庙身, 譙周 本意劝称臣, 市桥 旂帜 咸 阳战,不及 成家 尚有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