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塞 sāi/sài/sè《國語辭典》
塞 [ sè ]
动- 阻隔不通。如:「堵塞」、「阻塞」、「闭塞」。《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充满。如:「充塞」。《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 推托、应付。如:「搪塞」、「塞责」。
- 补救。《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
塞 [ sài ]
名- 险要的地方。如:「要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山有九塞,泽有九薮。」汉·高诱·注:「险阻曰塞。」
- 边境。如:「边塞」、「关塞」。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酬报神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牋》:「西塞江源,望祀民山。」通「赛」。
塞 [ sēi ]
- (一)之又音。
塞 [ sāi ]
名- 封口的东西,通常用软木或塑胶制成。如:「瓶塞」、「活塞」、「软木塞」。也称为「塞子」。
- 填满空隙。如:「嘴里塞满了糖果。」
- 受阻不畅。如:「塞车」、「这条路每到下班时间就交通堵塞。」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 古同“讽”,讽刺。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 姓。
◎ 古同“讽”,讽刺。
昨夜 zuó yè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漢語大詞典》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漢語大詞典》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动-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 参见「鼓吹」(一)条。
胶折(膠折)jiāo shé
语本《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於折胶。”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 匈奴 常以为候而出军。”后因以“胶折”指秋高气爽,宜于行军之时。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宋 杨亿 《驾幸河北起居表》:“敢因胶折之候,輙为鸟举之谋。” ——《漢語大詞典》
抱 bào《國語辭典》
抱 [ bào ]
名- 胸懷、志趣。《宋書·卷六九·范曄傳》:「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
- 量詞。計算兩臂可圍持的單位。如:「一抱草」、「一抱書」。
- 姓。如北魏有抱嶷、抱老壽。
- 摟持,用雙手合圍。如:「抱孩子」、「抱薪救火」。
- 養育。《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
- 孵化。如:「抱蛋」、「抱窩」。
- 懷藏在內。如:「抱怨」、「抱病」。
- 守護。《孟子·萬章下》:「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
- 環繞。如:「環山抱水」。宋·陸游〈書事〉詩:「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
- 拋擲、丟棄。《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褚先生曰:『抱之山中,山者養之。』」《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搜神記》:「忽有一道風雲而來到嵩邊,抱嵩置墓東八十步。」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琵琶 pí pá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 波斯 、 阿拉伯 等地, 汉 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 秦 末,百姓苦 长城 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 晋 傅玄 《〈琵琶赋〉序》。) 南北朝 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 宋 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2).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王蝺 ﹞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3).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 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
(2).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王蝺 ﹞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3).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 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
下手 xià shǒu
(1).亦作“ 下首 ”。习惯上称右边的位置为下手。《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两个下得岭来,尚有一里多路,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 陈乾娘 ,下手的是 王婆 。”《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等进来坐下……﹝ 黛玉 ﹞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 王夫人 坐了。”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三:“坐在下手的 兔二爷 老不安地动着,总觉得屁股摆得不合式。”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今 敬 表 春麓 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覩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所可虑者,指为忌讳耳。”
(3).指拙劣的技艺。 许杰 《谈讽刺》:“讽刺需……天衣无缝,运用自如,一近勉强,便成下手。”
(4).助手。 巴金 《谈〈憇园〉》:“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 茹志鹃 《百合花》:“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动手;着手。《汉武故事》:“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絶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一:“ 玉皇 欲著红龙衮,亲唤 金妃 下手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那时必起兵来杀我们,我们不先下手,更待何时?”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五:“她想挽回这个局面,当时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漢語大詞典》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今 敬 表 春麓 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覩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所可虑者,指为忌讳耳。”
(3).指拙劣的技艺。 许杰 《谈讽刺》:“讽刺需……天衣无缝,运用自如,一近勉强,便成下手。”
(4).助手。 巴金 《谈〈憇园〉》:“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 茹志鹃 《百合花》:“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动手;着手。《汉武故事》:“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絶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一:“ 玉皇 欲著红龙衮,亲唤 金妃 下手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那时必起兵来杀我们,我们不先下手,更待何时?”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五:“她想挽回这个局面,当时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漢語大詞典》
迟 ( 遲 ) chí
迟 [ chí ]
-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 晚:~到。~暮,~早。推~。延~。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