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舒宣傥可待,弓裘犹足传。

韩元吉宋代〕《平生八见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诗见宽次韵谢之

渐老思似续,抚怀良惘然。空馀岁寒心,凛凛松柏坚。

平生孔明妇,贫贱房且专。生女不生男,造物宁我偏。

娈彼五娇儿,弄瓦相随肩。人言可禦盗,无乃缪以千。

囊金不办嫁,择婿那敢全。今年又增一,比比安求旃。

觉贫与觉富,可笑还可怜。向来两童乌,泡幻随变迁。

应门固未计,畴复与我玄。我家岂无人,文章绍编笺。

经心不能释,欲语气已填。筮言晚当见,默祷资明蠲。

行年且四十,那得慰眼前。陶公谓胜无,此论吾师焉。

舒宣傥可待,弓裘犹足传。今者事方殷,烦君费诗篇。

君诗妙难敌,巨刃迎小鲜。炯炯明月珠,一一照眼圆。

吁嗟人生事,岁月如奔川。岂不舒我忧,熊罴梦丰年。

蓬门亦何祥,但见巾帨悬。会当亦添丁,荷锄赋归田。

老妻鼓掌笑,子意将谁愆。须知百男恶,未若一女贤。

矧子四壁空,盖头无尺椽。儿女分所定,底用相镵镌。

尚应具扁舟,江湖穷溯沿。为君聘络秀,椎牛事烹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可待弓裘

舒 shū《國語辭典》

舒 [ shū ]

  1. 伸展。如:「舒手舒脚」、「舒眉弄眼」。
  2. 宣泄、抒发。如:「舒怀」。《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忱菀而莫达。」《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 迟缓、从容不迫。《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唐·柳宗元〈游黄溪记〉:「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2. 安适、舒畅。如:「舒泰」、「舒服」。《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1. 姓。如唐代有舒元舆。
宣 xuān《國語辭典》

宣 [ xuān ]

  1. 散播、发扬。如:「宣传」。《书经·皋陶谟》:「日宣三德。」唐·柳宗元〈斩曲几文〉:「谄谀宜惕,正直宜宣。」
  2. 发散、疏通。如:「宣泄怨气」。《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
  3. 表达、说明。如:「心照不宣」。《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宋·苏轼〈贺蒋发运启〉:「忽移书之见及,欣感之幸,笔舌难宣。」
  4. 知道、明白。《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5. 以君王的命令传召臣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镜花缘·第四回》:「刚才奴婢已向各花宣过圣意。」
  1. 遍。《管子·小匡》:「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焕炳照曜,靡不宣臻。」
  1. 姓。如明代有宣仲庸。
傥 ( 儻 ) tǎng
傥 [ tǎng ]
  1. 同“倘” 。
  2. 〔倜~〕见“倜”。
  3. 失意:“文侯~然,终日不言”。
可待 kě dài
就会;就要。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写一封假书,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杂剧:“今日里,可待离龙城,还凤穴。”  ——《漢語大詞典》
弓裘 gōng qiú
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於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有道者风。”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团圆》:“奕叶生辉,念弓裘在吾当力继。”参见“ 弓冶 ”。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1.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2.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4.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2.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3.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1.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2. 富裕。如:「富足」。
  1.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2.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3.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1. 过分。参见「足恭 」条。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