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水 shān shuǐ
(1).山与水。《墨子·明鬼下》:“古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吴 蜀 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皆难卒谋也。” 唐 柳宗元 《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緑。”
(2).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宋书·谢灵运传》:“出为 永嘉 太守。郡有名山水, 灵运 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后 陈茂才 云渠 来谈,县西山水之胜,皆远在数十里外,以暑不及游,因同游县东之 松竇 。”
(3).山水画的简称。 唐 杜甫 《存殁口号》之二:“ 郑公 粉绘随长夜, 曹霸 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驊騮。”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四:“ 王象先 于鹅溪绢上作山水,不如意,急湔去故墨。” 清 焦循 《忆书》六:“先曾祖母 卞孺人 幼时, 卞公 无子,深爱之,延师教以诗画,遂工山水,诗画外无他好也。” 张天翼 《新生》:“ 章老先生 总炫耀他家藏的东西, 吴昌硕 刻过一幅图章送他,他还藏了一幅 倪云林 的山水,上面有 张延济 的题跋。”
(4).山中之水。《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新唐书·五行志三》:“ 咸亨 四年七月, 婺州 大雨,山水暴涨,溺死五千餘人。”
(5).犹山野。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 李子 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宋书·谢灵运传》:“出为 永嘉 太守。郡有名山水, 灵运 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后 陈茂才 云渠 来谈,县西山水之胜,皆远在数十里外,以暑不及游,因同游县东之 松竇 。”
(3).山水画的简称。 唐 杜甫 《存殁口号》之二:“ 郑公 粉绘随长夜, 曹霸 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驊騮。”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四:“ 王象先 于鹅溪绢上作山水,不如意,急湔去故墨。” 清 焦循 《忆书》六:“先曾祖母 卞孺人 幼时, 卞公 无子,深爱之,延师教以诗画,遂工山水,诗画外无他好也。” 张天翼 《新生》:“ 章老先生 总炫耀他家藏的东西, 吴昌硕 刻过一幅图章送他,他还藏了一幅 倪云林 的山水,上面有 张延济 的题跋。”
(4).山中之水。《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新唐书·五行志三》:“ 咸亨 四年七月, 婺州 大雨,山水暴涨,溺死五千餘人。”
(5).犹山野。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 李子 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漢語大詞典》
光 guāng《國語辭典》
光 [ guāng ]
名- 能由视觉器官接收,使人察觉物体存在的电磁辐射。如:「日光」、「灯光」。
- 荣耀、名誉。如:「为国争光」。《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 景色。如:「风光」、「观光」、「春光明媚」。
- 时间。如:「光阴」、「时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 恩惠、好处。常用在客套话。如:「沾光」、「叨光」。《红楼梦·第二二回》:「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
- 姓。如晋代有光逸。
- 彰显、发扬。《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裸露。如:「光著脚丫子」、「光著身子」。
- 明亮。如:「光天化日」。《文选·扬雄·羽猎赋》:「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 平滑。如:「光滑」。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 完、尽。如:「吃光」、「用光」、「花光」。
- 仅、只。如:「光说不做」。《红楼梦·第一○一回》:「也不光为我,就是太太听见 也喜欢。」
- 对人说的客套话。如:「欢迎光临」。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要人 yào rén
显要人物。《宋书·颜延之传》:“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鉅官要人,车马相属。” 邹韬奋 《经历》十五:“自恃他是所里的某要人的亲戚,对一般同事常表现他的盛气凌人的侮慢的音容。” 巴金 《寒夜》七:“这是一本关于党义的书,前面还有好几位党国要人的序言。” ——《漢語大詞典》
携手(攜手)xié shǒu
亦作“携手”。
(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升梯扶臂而下,携手偕行。”《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看那扇叶上,係画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
(2).形容齐心。《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 注:“齐一貌也。”
(3).指共同奋斗,联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一:“就 南京 底情形来说,那次轰动全城的所谓工人与学生携手的大事,算是达到了运动底最高点。”
(4).指聚首,聚会。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 蜀 山与 楚 水,携手在何时?” 梁启超 《雷庵行》:“十载以后,吾与先生、 雷庵 携手,应忆今年花开时,满城云锦照春酒。” ——《漢語大詞典》
(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升梯扶臂而下,携手偕行。”《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看那扇叶上,係画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
(2).形容齐心。《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 注:“齐一貌也。”
(3).指共同奋斗,联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一:“就 南京 底情形来说,那次轰动全城的所谓工人与学生携手的大事,算是达到了运动底最高点。”
(4).指聚首,聚会。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 蜀 山与 楚 水,携手在何时?” 梁启超 《雷庵行》:“十载以后,吾与先生、 雷庵 携手,应忆今年花开时,满城云锦照春酒。”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欠 qiàn《國語辭典》
欠 [ qiàn ]
动- 累的时候,张嘴呵气。如:「呵欠」。《仪礼·士相见礼》:「君子欠伸。」汉·郑玄·注:「志倦则欠,体倦则伸。」
- 肢体稍上提移。如:「欠身」。《红楼梦·第九七回》:「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著他。」
- 借人财物未还或该给而未给。如:「欠帐」、「欠薪水」。《红楼梦·第五回》:「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 缺少。如:「你还欠多少?」、「这盘菜欠点儿盐。」
- 不够、缺乏。语气较「不」稍委婉。如:「欠安」、「欠妥」、「欠考虑」。
- 债务。如:「旧欠未清」。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金华(金華)jīn huá
金质的花饰。《后汉书·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文选·曹植〈七启〉》:“金华之舄,动趾遗光。” 张铣 注:“舄,履也,以金为华而饰之趾足。”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昌 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袴,执鐸拂道。”
(1).有华采的金。《文选·左思〈吴都赋〉》:“頳丹明璣,金华银璞。” 李善 注:“谓金有华采者。”《文选·张协〈七命〉》:“错以瑶英,鏤以金华。” 李善 注:“ 刘欣期 《交州记》曰:‘金华出珠崖。’谓金有华彩也。”
(2).见“ 金华殿 ”。
(3).指 晋 朝。《文选·张协〈七命〉》:“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李善 注:“ 晋 为金德,故曰金华。”
(4).传说中的仙人石室。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
(5).指居住石室的仙人 黄初平 。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拟向烟霞煑白石,偶来城市见 丹丘 ,受得 金华 出世术,期於紫府驾云游。”参见“ 金华牧羊儿 ”。
(6).即 金华山 。 唐 李白 《对酒行》:“ 松子 栖 金华 , 安期 入 蓬 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问羊他日到 金华 ,应许相将游 閬苑 。”参见“ 金华山 ”。 ——《漢語大詞典》
(1).有华采的金。《文选·左思〈吴都赋〉》:“頳丹明璣,金华银璞。” 李善 注:“谓金有华采者。”《文选·张协〈七命〉》:“错以瑶英,鏤以金华。” 李善 注:“ 刘欣期 《交州记》曰:‘金华出珠崖。’谓金有华彩也。”
(2).见“ 金华殿 ”。
(3).指 晋 朝。《文选·张协〈七命〉》:“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李善 注:“ 晋 为金德,故曰金华。”
(4).传说中的仙人石室。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
(5).指居住石室的仙人 黄初平 。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拟向烟霞煑白石,偶来城市见 丹丘 ,受得 金华 出世术,期於紫府驾云游。”参见“ 金华牧羊儿 ”。
(6).即 金华山 。 唐 李白 《对酒行》:“ 松子 栖 金华 , 安期 入 蓬 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问羊他日到 金华 ,应许相将游 閬苑 。”参见“ 金华山 ”。 ——《漢語大詞典》
俞 yú/yù/shù《國語辭典》
俞 [ yú ]
动- 挖空树木以作舟。《说文解字·舟部》:「俞,空中木为舟也。」
- 表示答应、允诺的意思。《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于是天子沛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
- 姓。如汉代有俞连。
俞 [ shū ]
名- 国名。为汉代封与栾布的侯国,其治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平原县西南。
- 参见「俞儿 」条。
俞 [ yù ]
动- 病好了。《荀子·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痺,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通「愈」。
- 更加。《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通「愈」。
紫芝 zǐ zhī
(1).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建初 三年, 零陵 泉陵 女子 傅寧 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茎叶紫色,盖紫芝也。” 唐 欧阳詹 《珍祥论》:“紫芝产於 甘泉 ,自麟呈於 雍祠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 延彬 治 泉州 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白鹿及紫芝,僧 浩源 以为王者之符。”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芝》。
(2).比喻贤人。《淮南子·俶真训》:“ 巫山 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 高诱 注:“膏夏、紫芝皆喻贤智,萧、艾,贱草。皆喻不肖。”《旧唐书·杨炎传》:“丁忧,庐於墓前,号泣不絶声,有紫芝、白雀之称,义表其门閭。” ——《漢語大詞典》
(2).比喻贤人。《淮南子·俶真训》:“ 巫山 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 高诱 注:“膏夏、紫芝皆喻贤智,萧、艾,贱草。皆喻不肖。”《旧唐书·杨炎传》:“丁忧,庐於墓前,号泣不絶声,有紫芝、白雀之称,义表其门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