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日记(日記)rì jì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后称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为“日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黄鲁直 有日记,谓之《家乘》,至 宜州 犹不輟书。” 清 谭嗣同 《浏阳兴算记·经常章程五条》:“夜间写日记,须载明本日阴晴风雨。”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请原谅,我要依然抄录我自己的日记。” ——《漢語大詞典》
采兰(采蘭)cǎi lán
(1).喻选拔俊逸。《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採兰,并及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
(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晰 《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 唐 白居易 《思归》诗:“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採兰期。”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採兰之美乎?”
(1).《文选·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后因以“采兰”谓供养父母之事。 唐 韩愈 《孟生诗》:“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诗:“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参见“ 南陔 ”。
(2).指 晋 束晳 的《补亡诗·南陔》。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诗》:“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漢語大詞典》
(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晰 《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 唐 白居易 《思归》诗:“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採兰期。”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採兰之美乎?”
(1).《文选·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后因以“采兰”谓供养父母之事。 唐 韩愈 《孟生诗》:“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诗:“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参见“ 南陔 ”。
(2).指 晋 束晳 的《补亡诗·南陔》。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诗》:“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漢語大詞典》
追 zhuī/duī《國語辭典》
追 [ zhuī ]
动- 跟在后面或由后面赶上去。如:「追随」、「追赶」、「急起直追」。
- 事后补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寻求、索还。如:「追赃」、「追债」。
- 恋爱求偶。如:「他追张小姐追了三年,终于得偿夙愿,结为连理。」
- 回溯己往。如:「追悼」、「追忆」、「追念」。
追 [ duī ]
名- 钟纽。《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汉·赵岐·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绝之貌也。」
- 雕、雕琢。《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汉·郑玄·注:「追,犹治也。」
楚俗 chǔ sú
(1). 楚 地的社会风俗。 唐 元稹 《赛神》诗:“ 楚 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 楚 俗纷纷竞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2).引申亦指 楚 地的自然风土。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 楚 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亦指 楚 地的自然风土。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 楚 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 ——《漢語大詞典》
化孚
樊珣春雷赋惟圣作乂先天授人惟天辅德启圣无亲故我皇齐七政协三辰化孚大麓道畅经纶 ——《骈字类编》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名-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荇 xìng《國語辭典》
荇 [ xìng ]
- 参见「荇菜 」条。
诵 ( 誦 ) sòng
诵 [ sòng ]
-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
-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
- 诗歌:作~(作诗)。
- 怨谤。
周诗(周詩)zhōu shī
(1). 周 代的逸诗。《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
(2).指《诗经》。因其为 周 代诗歌,故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应配天於 唐 典,齐峻极於 周 诗。” 唐 韩愈 《荐士》诗:“ 周 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漢語大詞典》
(2).指《诗经》。因其为 周 代诗歌,故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应配天於 唐 典,齐峻极於 周 诗。” 唐 韩愈 《荐士》诗:“ 周 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