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舳舻被波面,帆樯如林稠。

李宪噩清代〕《与闲云登黄鹤楼

夙慕司勋诗,常怀黄鹤楼。太白尚难企,我辈何须游?

客行楚越遥,楼下停归舟。乘闲携我友,登高豁远眸。

霭霭俯万瓦,喧喧属两州。云绕大别山,春生鹦鹉洲。

喜见嶓汉导,来会岷江流。舳舻被波面,帆樯如林稠。

慨彼名利奔,岂暇今古愁?危搆何代创,名迹几回留。

昔人焉知我?千载空悠悠。有句不必题,倚槛歌相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舳舻波面帆樯如林

舳舻(舳艫)zhú lú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汉书·武帝纪》:“自 寻阳 浮 江 ,亲射蛟 江 中,获之。舳艫千里,薄 樅阳 而出。”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舳,船后持柂处也。艫,船前头刺櫂处也。言其船多,前后相衔,千里不絶也。” 晋 郭璞 《江赋》:“舳艫相属,万里连檣。”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 江 檣輳舳艫,海雉环楼櫓。”  ——《漢語大詞典》
被 bèi/pī《國語辭典》

被 [ bèi ]

  1. 被子。睡眠时盖在身上的东西。《楚辞·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2.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被瞻、吴国有被离。
  1. 覆盖。《楚辞·宋玉·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2. 蒙受、遭遇。《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3. 及,达到。《书经·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4. 配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
  1. 因为《水浒传·第五回》:「被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
  1. 表被动性,用在动词前构成被动词组。如:「被选」、「被害」。《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被 [ pī ]

  1. 分散。《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通「披」。
  2. 加衣于身而不束带。《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通「披」。
波面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宋 范成大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骈字类编》
帆樯(帆檣)fān qiáng
(1).桂帆的桅杆。《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 长沙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和 之 长沙 ,行过 芜湖 ,有鹊巢于帆檣。” 唐 白居易 《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 元 王恽 《平望道中》诗:“大艑从东来,帆檣鬱嵳峩。”
(2).借指帆船。《旧唐书·高骈传》:“风伯雨师,终阻帆檣之利。” 清 章静宜 《京口作》诗:“ 楚 蜀 帆檣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峯开。”  ——《漢語大詞典》
如林 rú lín
形容多。《诗·小雅·大明》:“ 殷商 之旅,其会如林。” 毛 传:“如林,言众而不为用也。”《后汉书·郅恽传》:“故能获天地之应,剋 商 如林之旅。”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漢語大詞典》
稠 chóu《國語辭典》

稠 [ chóu ]

  1. 繁、多。如:「地窄人稠」。宋·谢枋得〈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2. 深浓、厚密。如:「浓稠」、「粥太稠了。」唐·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诗:「古色沙土裂,积阴雪云稠。」
  1. 姓。如汉代有稠雕。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