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阳一寸心,何补东隅逝。
勤恪督楚时,吾祖同疆寄。大难适初夷,急在培元气。
抚臣职治民,地与益阳异。推贤本公忠,刚柔亦互济。
不争赫赫名,岂恤悠悠议。奏牍兹具存,经画皆至计。
国家建行省,命官有深意。元丰议省并,祇以便专恣。
荆襄据上流,承平慎择帅。奈何任无赖,轻举江东弃。
始信古人言,将亡必多制。与君籍金闺,通家逮四世。
白首役汗青,同舟话故事。连楹赐书在,骏烈惭弗嗣。
倾阳一寸心,何补东隅逝。万方困虐政,生民日憔悴。
岂独岘山碑,过者为堕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倾阳(傾陽)qīng yáng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迴光,然终向之者,诚也。”后因以“倾阳”比喻忠诚或归顺。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明 高启 《金进士葵轩》诗:“应有倾阳意,将军心正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东西南北勤献曝,蛮夷戎狄竞倾阳。” ——《漢語大詞典》
一寸心 yī cùn xīn
(1).微薄心意。 唐 贺遂良 《赠韩思彦》诗:“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
(2).指一片诚心。 宋 苏轼 《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明 杨立斋 《一封书·题情》曲之三:“理瑶琴,罢瑶琴,总是相思一寸心。” ——《漢語大詞典》
(2).指一片诚心。 宋 苏轼 《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明 杨立斋 《一封书·题情》曲之三:“理瑶琴,罢瑶琴,总是相思一寸心。” ——《漢語大詞典》
何补(何补)
李白远别离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韵府拾遗 麌韵》
东隅(東隅)dōng yú
(1).东角;东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 明 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
(2).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逸周书·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孔晁 注:“东隅自 殷 以东,旅謁各使,陈其政事者也。”《隋书·许善心传》:“ 李虔 僻处西土, 陆机 少长东隅。”
(3).指日本。 章炳麟 《韵文集自叙》:“余生残 清 之季,逃窜东隅。”
(4).亦作“ 东嵎 ”。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后汉书·冯异传》:“ 赤眉 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晋 陆云 《答兄平原书》:“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东隅收桑榆,詎敢忘于愤悱。” ——《漢語大詞典》
(2).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逸周书·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孔晁 注:“东隅自 殷 以东,旅謁各使,陈其政事者也。”《隋书·许善心传》:“ 李虔 僻处西土, 陆机 少长东隅。”
(3).指日本。 章炳麟 《韵文集自叙》:“余生残 清 之季,逃窜东隅。”
(4).亦作“ 东嵎 ”。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后汉书·冯异传》:“ 赤眉 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晋 陆云 《答兄平原书》:“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东隅收桑榆,詎敢忘于愤悱。” ——《漢語大詞典》
逝 shì《國語辭典》
逝 [ shì ]
動- 往、過去、去而不返。如:「消逝」。《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晉·陸機〈折楊柳行〉:「日落似有竟,時逝恆若催。」
- 死亡。如:「逝世」。《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宋·陸游〈舒悲〉詩:「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