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巫咸 wū xián
(1).古代传说人名。 黄帝 时人。《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昔 黄神 与 炎神 争鬭 涿鹿 之野,将战,筮於 巫咸 。”
(2).古代传说人名。传说为 唐尧 时人。 晋 郭璞 《巫咸山赋》序:“盖 巫咸 者,实以鸿术为 帝尧 医。”
(3).古代传说人名。 殷中宗 的贤臣。一作 巫戊 。相传他发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个占星家,后世有假托他所测定的恒星图。《书·君奭》:“ 巫咸 乂王家。”《楚辞·离骚》:“ 巫咸 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 巫咸 ,古神巫也,当 殷中宗 之世。”《史记·殷本纪》:“ 巫咸 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 唐 韩愈 《嘲鼾睡》诗:“虽令 巫咸 招,魂爽难復在。” 清 钮琇 《觚賸·陈三岛为毕西临作当泣草序》:“ 巫咸 申命, 詹尹 陈辞。”
(4).山名。在 山西 夏县 东。《汉书·地理志上》:“ 安邑 , 巫咸山 在南。”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陕州·夏县》:“ 巫咸山 一名 覆奥山 …… 巫咸祠 在县东五里 巫咸山 下。” ——《漢語大詞典》
(2).古代传说人名。传说为 唐尧 时人。 晋 郭璞 《巫咸山赋》序:“盖 巫咸 者,实以鸿术为 帝尧 医。”
(3).古代传说人名。 殷中宗 的贤臣。一作 巫戊 。相传他发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个占星家,后世有假托他所测定的恒星图。《书·君奭》:“ 巫咸 乂王家。”《楚辞·离骚》:“ 巫咸 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 巫咸 ,古神巫也,当 殷中宗 之世。”《史记·殷本纪》:“ 巫咸 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 唐 韩愈 《嘲鼾睡》诗:“虽令 巫咸 招,魂爽难復在。” 清 钮琇 《觚賸·陈三岛为毕西临作当泣草序》:“ 巫咸 申命, 詹尹 陈辞。”
(4).山名。在 山西 夏县 东。《汉书·地理志上》:“ 安邑 , 巫咸山 在南。”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陕州·夏县》:“ 巫咸山 一名 覆奥山 …… 巫咸祠 在县东五里 巫咸山 下。” ——《漢語大詞典》
夕 xī《國語辭典》
夕 [ xì ]
名- 傍晚、日落时分。如:「朝不保夕」。《周礼·天官·宫正》:「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
- 泛指夜晚。如:「终夕不寐」、「一夕长谈」。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出》:「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高唐。」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降 jiàng/xiáng《國語辭典》
降 [ jiàng ]
动- 从上落下。如:「降雨」、「下降」、「迫降」、「喜从天降」。
- 尊贵人物莅临、光临。如:「降驾」、「光降」。《文选·潘岳·藉田赋》:「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
- 赐予、给予。如:「降福」、「降罪」。《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 压低、贬抑。如:「降级」、「降职」、「降低」、「降价」、「降格以求」。
降 [ xiáng ]
动- 屈服、服从。如:「投降」、「宁死不降」。《春秋·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 郕,郕降于齐师。」
- 制服、驯服。如:「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三:「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卜居 bǔ jū
(1).谓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史记·秦本纪》:“ 德公 元年……以牺三百牢祠 鄜畤 。卜居 雍 。”
(2).择地居住。《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据 日 译本……看起语气来,似较妥,因 托尔斯泰 之至 莫斯科 ,其实不过卜居,并非就职的。” ——《漢語大詞典》
(2).择地居住。《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据 日 译本……看起语气来,似较妥,因 托尔斯泰 之至 莫斯科 ,其实不过卜居,并非就职的。” ——《漢語大詞典》
惝恍 tǎng huǎng
见“ 戃慌 ”。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