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若尝莲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仙郎群从十三魁,司寇诸昆十一牧。
青蚨无贯润高门,白蠹有编堆破屋。
我家凤池东复东,我生白晢炯双瞳。
九岁气食牛,十岁工雕虫。
十二容华推宋玉,十三词藻学扬雄。
春早姣童初奠雁,秋来快婿已乘龙。
自怜妾发初覆额,自信君才非落魄。
乳燕双栖合卺钗,文鸳并著交欢舄。
定情为雨更为云,燕婉春朝复秋夕。
百和香薰翡翠衾,九微灯照芙蓉席。
桃叶须臾野茧黄,草根倏忽哀萤碧。
哀萤野茧两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
珠箔尘迷羞拂镜,雕梁泥落怅登楼。
石榴裙暗鬼何处,金错刀斑泪不收。
乌影打霜啼滑滑,鬼灯吹雨夜啾啾。
管停孤凤难成调,弦到离鸾只听愁。
孤凤离鸾颜色故,春鸿社燕流年度。
一旦飘零委逝波,五年骨肉同朝露。
仰首悲旻天,俯首看墟墓。
雨余寒蝶泣虚堂,日暮饥鼯啮庭树。
吊影摧心肝,风云乖所遇。
洛阳季子更无锥,蜀道长卿空有赋。
结得韦郎再世缘,续将秦女已离弦。
双雌绣出茱萸枕,四牡迎来琥珀鞯。
凉月更寻巫峡梦,落花重泛武陵船。
青云无媒日复日,白发有根年复年。
丈夫壮志已如许,不愿低头守儿女。
长歌问天天为愁,出门拔剑驱车去。
游子空悲枥上驹,畸人宁效仓中鼠。
不草治安趋帝阙,便斩楼兰献当宁。
匹马辞家客路尘,马头明月几回新。
昭王台下犹怀古,督亢亭前早问津。
年比士龙初入洛,才如五羖便归秦。
云边幹鹊联青琐,日下鹓鸾拜紫宸。
词客尽叨三馆禄,酒人争买九衢春。
泥涂不复知鸿宝,草莽无缘问小臣。
青草霸图宁买骨,白衣祖道未归轮。
卢龙戍老千牛卫,涿鹿天空万骑屯。
献策马周终不达,干时曲逆莫辞贫。
莺迁苑路如随马,燕掠宫墙不见人。
蟋蟀啼来惟闭户,蘼芜多处正沾巾。
蟋蟀蘼芜生又灭,感遇伤时兼恨别。
凄凄岁暮望眼枯,绵绵远道中肠结。
老奴夜号衣裳单,瘦马昼眠刍粟竭。
炙砚不融指如堕,暖罩无权面欲裂。
绣虎含毫业似掾,神龙出匣终非铁。
鱼困渧涔目是珠,骥服盐车汗成血。
以兹感叹岁华更,又逐征夫更北征。
天划故关无雁度,云连衰草断人行。
元戎尽锡飞鱼服,黠虏皆坚市马盟。
虎帐晓愁沙碛雨,龙荒暮惨浊河声。
黄花较猎安西卒,玄菟高烽海北营。
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铃阁夜谈兵。
射雕原上云初净,散马回中草渐平。
叠鼓椎牛威远堡,登陴飨士受降城。
髑髅天黑呼群泣,磷火秋深逐队明。
从古请缨非浪子,由来谈剑属书生。
书生任侠空驰逐,荡子从军非碌碌。
前年灵武全军覆,昨日辽阳新鬼哭。
惟闻螭陛发边糇,不见虎头飞食肉。
腰间宝刀悔未试,箧里阴符懒将读。
黑貂尽敝卧牛衣,白龙不遇空鱼服。
几年沧海变桑田,何日阳春回黍谷。
万事升沉笑棘猴,一朝得失同蕉鹿。
著书无计学虞卿,去国有袍怜范叔。
虞卿双璧委蒿莱,范叔一寒如此哉。
岁岁白扉题凤字,年年华发困龙堆。
笛中杨柳愁难写,曲里关山恨未裁。
漠漠秋烟生笔冢,萋萋春草上琴台。
冰因腹冷终难解,木为心坚更不灰。
万里桥边题柱过,一丸关外弃襦回。
萧萧陇树萧萧泪,续续胡笳续续悲。
白眼风尘羞故土,汴水漳河复东鲁。
邺下荒台鸟雀悲,灵光废殿牛羊聚。
龟蒙山势到平原,马颊河声通覆釜。
逆旅谁怜似楚囚,羁人翻笑为秦虏。
长淮东下且停桡,五两邗江廿四桥。
瓜步北来犹有渡,广陵南去不通潮。
石头波浪连三楚,京口帆樯问六朝。
柳带尽将牵别思,榆钱都把买宫腰。
风风雨雨千重恨,燕燕莺莺百倍娇。
莺莺若有情,燕燕还多态。
过马或遗鞭,逢郎应解佩。
采莲若尝莲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
词赋客如云,风流花作队。
买棹发吴讴,对酒论兴废。
苏小门前粉黛销,西施苑内琉璃碎。
垂杨十里万条斜,珠勒罗衣问狭邪。
夜月家家寒食酒,春风处处断肠花。
王孙客路愁芳草,游女深闺正破瓜。
眉翠新妆月颜朱,欲衬霞檀口半遮。
歌宛转玉纤,无力送琵琶。
琵琶声已变,宛转歌初啭。
万古钟情不似崔,一夜离魂应比倩。
愿作蚕上丝,缠绵同一线。
愿作鸾边镜,团圞同一面。
镜将比侬貌,持来岁岁光。
线将比郎意,牵来缕缕长。
羞看倚门笑,焚却舞衣裳。
君才学鹦鹉,妾愿学鸳鸯。
怀书去国无人识,卖剑移家非故乡。
鄣岭千重高似掌,丰溪百转曲如肠。
亲知隔绝疑天远,桂玉艰难恐岁荒。
雏出凤巢皆有彩,驹名骥子定称良。
甫因潦倒留夔府,白也漂零困夜郎。
世路乱山多坎坷,人情衰草易凄凉。
已拚涸水资蛟蛰,亦有卑栖侮凤凰。
宁不感恩终按剑,岂无知己但空囊。
严霜摵摵啼征雁,小雨潇潇泣夜蒐。
此时思妇肠堪断,此际空闺坐愁叹。
君边青镜风光好,妾处红颜岁华晏。
尺素寥寥双鲤迟,明河耿耿三星烂。
海上云生归梦悬,溪南草长春思乱。
一年一度燕都归,飞去飞来云不散。
金鸭灰寒宝篆销,玉鱼帐冷银屏暗。
鹈渼何心春去留,杜鹃无主花羞看。
人知妾有夫,弃妾不如无。
秋荷捧朝露,难将纫作明月珠。
秋林落晚霞,难将剪作红罗襦。
潮水尚遥犹有信,月圆虽好只须臾。
朅到死心难折,杨柳逢春眼不枯。
杨柳结深愁,菤发心怆。
乡国路悠悠,乡关云莽莽。
乡梦偏惊欹枕时,乡心怕到高楼上。
朅来乡语暂为欢,摇落乡园花不赏。
故里偏思乡信归,故山只送乡人往。
到门有客问沈沦,同调相怜意倍亲。
似我盘跚非故步,逢人巧笑效初颦。
巴渝九折终归海,越绝千峰尽向闽。
百感故人灯下泪,十年羁旅梦中身。
残冬对酒还今夕,除夜题诗又此辰。
忆昔题诗兼对酒,旧事谈来堪白首。
一半交知埋草根,几家池馆余衰柳。
碌碌生涯且莫悲,悠悠书剑今何有。
断鸿天远消息稀,少妇春寒别离久。
郎今莫怨山下山,妾处愿为口中口。
闭门小隐是鸡栖,天马峰前歙水西。
菰米叶干秋水尽,木绵花落夕阳低。
河流湾到三三尽,云雨峰迷六六齐。
何处关山何处月,一行征雁一行啼。
归来兮采芑,家人兮色喜。
一围新竹凤池边,数亩荒田虎丘趾。
归来兮采薇,野人兮息机。
鳌峰台畔三椽屋,螺女江头一钓矶。
天高海阔路行难,一事无成泪不干。
为语妻孥休叹息,笔花犹在剑光寒。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仙郎群从十三魁,司寇诸昆十一牧。
青蚨无贯润高门,白蠹有编堆破屋。
我家凤池东复东,我生白晢炯双瞳。
九岁气食牛,十岁工雕虫。
十二容华推宋玉,十三词藻学扬雄。
春早姣童初奠雁,秋来快婿已乘龙。
自怜妾发初覆额,自信君才非落魄。
乳燕双栖合卺钗,文鸳并著交欢舄。
定情为雨更为云,燕婉春朝复秋夕。
百和香薰翡翠衾,九微灯照芙蓉席。
桃叶须臾野茧黄,草根倏忽哀萤碧。
哀萤野茧两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
珠箔尘迷羞拂镜,雕梁泥落怅登楼。
石榴裙暗鬼何处,金错刀斑泪不收。
乌影打霜啼滑滑,鬼灯吹雨夜啾啾。
管停孤凤难成调,弦到离鸾只听愁。
孤凤离鸾颜色故,春鸿社燕流年度。
一旦飘零委逝波,五年骨肉同朝露。
仰首悲旻天,俯首看墟墓。
雨余寒蝶泣虚堂,日暮饥鼯啮庭树。
吊影摧心肝,风云乖所遇。
洛阳季子更无锥,蜀道长卿空有赋。
结得韦郎再世缘,续将秦女已离弦。
双雌绣出茱萸枕,四牡迎来琥珀鞯。
凉月更寻巫峡梦,落花重泛武陵船。
青云无媒日复日,白发有根年复年。
丈夫壮志已如许,不愿低头守儿女。
长歌问天天为愁,出门拔剑驱车去。
游子空悲枥上驹,畸人宁效仓中鼠。
不草治安趋帝阙,便斩楼兰献当宁。
匹马辞家客路尘,马头明月几回新。
昭王台下犹怀古,督亢亭前早问津。
年比士龙初入洛,才如五羖便归秦。
云边幹鹊联青琐,日下鹓鸾拜紫宸。
词客尽叨三馆禄,酒人争买九衢春。
泥涂不复知鸿宝,草莽无缘问小臣。
青草霸图宁买骨,白衣祖道未归轮。
卢龙戍老千牛卫,涿鹿天空万骑屯。
献策马周终不达,干时曲逆莫辞贫。
莺迁苑路如随马,燕掠宫墙不见人。
蟋蟀啼来惟闭户,蘼芜多处正沾巾。
蟋蟀蘼芜生又灭,感遇伤时兼恨别。
凄凄岁暮望眼枯,绵绵远道中肠结。
老奴夜号衣裳单,瘦马昼眠刍粟竭。
炙砚不融指如堕,暖罩无权面欲裂。
绣虎含毫业似掾,神龙出匣终非铁。
鱼困渧涔目是珠,骥服盐车汗成血。
以兹感叹岁华更,又逐征夫更北征。
天划故关无雁度,云连衰草断人行。
元戎尽锡飞鱼服,黠虏皆坚市马盟。
虎帐晓愁沙碛雨,龙荒暮惨浊河声。
黄花较猎安西卒,玄菟高烽海北营。
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铃阁夜谈兵。
射雕原上云初净,散马回中草渐平。
叠鼓椎牛威远堡,登陴飨士受降城。
髑髅天黑呼群泣,磷火秋深逐队明。
从古请缨非浪子,由来谈剑属书生。
书生任侠空驰逐,荡子从军非碌碌。
前年灵武全军覆,昨日辽阳新鬼哭。
惟闻螭陛发边糇,不见虎头飞食肉。
腰间宝刀悔未试,箧里阴符懒将读。
黑貂尽敝卧牛衣,白龙不遇空鱼服。
几年沧海变桑田,何日阳春回黍谷。
万事升沉笑棘猴,一朝得失同蕉鹿。
著书无计学虞卿,去国有袍怜范叔。
虞卿双璧委蒿莱,范叔一寒如此哉。
岁岁白扉题凤字,年年华发困龙堆。
笛中杨柳愁难写,曲里关山恨未裁。
漠漠秋烟生笔冢,萋萋春草上琴台。
冰因腹冷终难解,木为心坚更不灰。
万里桥边题柱过,一丸关外弃襦回。
萧萧陇树萧萧泪,续续胡笳续续悲。
白眼风尘羞故土,汴水漳河复东鲁。
邺下荒台鸟雀悲,灵光废殿牛羊聚。
龟蒙山势到平原,马颊河声通覆釜。
逆旅谁怜似楚囚,羁人翻笑为秦虏。
长淮东下且停桡,五两邗江廿四桥。
瓜步北来犹有渡,广陵南去不通潮。
石头波浪连三楚,京口帆樯问六朝。
柳带尽将牵别思,榆钱都把买宫腰。
风风雨雨千重恨,燕燕莺莺百倍娇。
莺莺若有情,燕燕还多态。
过马或遗鞭,逢郎应解佩。
采莲若尝莲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
词赋客如云,风流花作队。
买棹发吴讴,对酒论兴废。
苏小门前粉黛销,西施苑内琉璃碎。
垂杨十里万条斜,珠勒罗衣问狭邪。
夜月家家寒食酒,春风处处断肠花。
王孙客路愁芳草,游女深闺正破瓜。
眉翠新妆月颜朱,欲衬霞檀口半遮。
歌宛转玉纤,无力送琵琶。
琵琶声已变,宛转歌初啭。
万古钟情不似崔,一夜离魂应比倩。
愿作蚕上丝,缠绵同一线。
愿作鸾边镜,团圞同一面。
镜将比侬貌,持来岁岁光。
线将比郎意,牵来缕缕长。
羞看倚门笑,焚却舞衣裳。
君才学鹦鹉,妾愿学鸳鸯。
怀书去国无人识,卖剑移家非故乡。
鄣岭千重高似掌,丰溪百转曲如肠。
亲知隔绝疑天远,桂玉艰难恐岁荒。
雏出凤巢皆有彩,驹名骥子定称良。
甫因潦倒留夔府,白也漂零困夜郎。
世路乱山多坎坷,人情衰草易凄凉。
已拚涸水资蛟蛰,亦有卑栖侮凤凰。
宁不感恩终按剑,岂无知己但空囊。
严霜摵摵啼征雁,小雨潇潇泣夜蒐。
此时思妇肠堪断,此际空闺坐愁叹。
君边青镜风光好,妾处红颜岁华晏。
尺素寥寥双鲤迟,明河耿耿三星烂。
海上云生归梦悬,溪南草长春思乱。
一年一度燕都归,飞去飞来云不散。
金鸭灰寒宝篆销,玉鱼帐冷银屏暗。
鹈渼何心春去留,杜鹃无主花羞看。
人知妾有夫,弃妾不如无。
秋荷捧朝露,难将纫作明月珠。
秋林落晚霞,难将剪作红罗襦。
潮水尚遥犹有信,月圆虽好只须臾。
朅到死心难折,杨柳逢春眼不枯。
杨柳结深愁,菤发心怆。
乡国路悠悠,乡关云莽莽。
乡梦偏惊欹枕时,乡心怕到高楼上。
朅来乡语暂为欢,摇落乡园花不赏。
故里偏思乡信归,故山只送乡人往。
到门有客问沈沦,同调相怜意倍亲。
似我盘跚非故步,逢人巧笑效初颦。
巴渝九折终归海,越绝千峰尽向闽。
百感故人灯下泪,十年羁旅梦中身。
残冬对酒还今夕,除夜题诗又此辰。
忆昔题诗兼对酒,旧事谈来堪白首。
一半交知埋草根,几家池馆余衰柳。
碌碌生涯且莫悲,悠悠书剑今何有。
断鸿天远消息稀,少妇春寒别离久。
郎今莫怨山下山,妾处愿为口中口。
闭门小隐是鸡栖,天马峰前歙水西。
菰米叶干秋水尽,木绵花落夕阳低。
河流湾到三三尽,云雨峰迷六六齐。
何处关山何处月,一行征雁一行啼。
归来兮采芑,家人兮色喜。
一围新竹凤池边,数亩荒田虎丘趾。
归来兮采薇,野人兮息机。
鳌峰台畔三椽屋,螺女江头一钓矶。
天高海阔路行难,一事无成泪不干。
为语妻孥休叹息,笔花犹在剑光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采莲(采蓮)cǎi lián
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漢語大詞典》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漢語大詞典》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名-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 姓。如汉代有若章。
-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尝 ( 嘗 ) cháng
尝 [ cháng ]
-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 经历:~受。备~艰苦。
- 曾经:未~。何~。
莲子(蓮子)lián zǐ
莲的种子。椭圆形,肉呈乳白色,当中有绿色的莲心。《乐府诗集·清商曲词一·子夜夏歌之八》:“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莲子。”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之二:“莲子依然隐雾,菱花偷惜横波。” 茅盾 《小巫》四:“ 菱姐 把桂圆莲子汤端上楼去。”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名-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摘 zhāi《國語辭典》
摘 [ zhāi ]
动- 用手采取。如:「摘花」、「摘下」、「摘取」、「采摘」。《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掉下刚刀,摘了弓箭,脱却袍凯。」
- 选取。如:「摘录」。唐·李贺〈南园〉诗一三首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 指出、批评。如:「指摘」。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一》:「诗不能无疵,虽三百篇亦有之,人自不敢摘耳。」
- 借贷。如:「东摘西借」。《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因为我们今儿个有点儿紧用项,找您摘给我们几百块钱用。」
摘 [ tì ]
动- 侵扰。《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西侵羌戎,东摘濊貊。」
- 发动。唐·元稹〈黄明府〉诗:「便邀连榻坐,兼共榜船行。」
菱 líng《國語辭典》
菱 [ líng ]
名- 植物名。菱科菱屬,一年生草本。生於水中。葉呈三角形,邊緣略帶鋸齒,葉柄中部膨大成氣囊,可貯存空氣,使葉浮於水面。夏日開小白花。果實為堅核果,綠色或褐色,有二角或四角。果肉可供食用及製成澱粉,全草亦可入藥。也稱為「水栗」。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動-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菱花 líng huā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漢語大詞典》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漢語大詞典》
背 bèi/bēi《國語辭典》
背 [ bèi ]
名-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頸下的部位。
- 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山背」、「刀背」。
- 用背部對著。如:「背著太陽」、「背山面海」、「背水一戰」。
- 離開、拋棄。如:「離鄉背井」。《商君書·君臣》:「今世君不然,釋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譽。」
- 違反。如:「背約」、「棄理背義」、「背信忘義」。
- 死亡、去世。《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玄)上延亡叔臣安、亡兄臣靖,數月之間,相係殂背。」
- 躲避、瞞著。如:「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 記憶。如:「背臺詞」。《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或一天遇著那小子書背不熟,小姐就要督責他念到天亮。」
- 裝潢字畫或書冊,即裱褙。宋·范公偁《過庭錄》:「然絹地朽爛為數十片,無能修之者。李因薦一匠者,酬傭直四十千,就書室背之。」
- 運氣不好。如:「走背運」、「手氣背」。
-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 僻靜的。如:「背街小巷」。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既然賢弟要去,其路也不背,同往赴會去便了。」
背 [ bēi ]
動- 負荷。如:「背負重任」、「背小孩」。《紅樓夢·第四七回》:「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