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蜡梅卑俗红梅媚,漫与增添本草条。

廖行之宋代〕《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自有天香轧魏姚,何须裂麝与涂椒。
蜡梅卑俗红梅媚,漫与增添本草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蜡梅卑俗红梅漫与增添本草

蜡梅(蠟梅)là méi
落叶灌木。叶对生,卵形。冬末开花,色如黄蜡,香味浓,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入药,功能解暑生津、顺气、止咳。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今之蜡梅,按 山谷 诗后云: 京洛 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 京洛 人因谓蜡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蜡梅》:“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清 孙枝蔚 《留别季希韩暨令侄端木》诗:“不入 延令 郭,蜡梅四度黄。” 叶圣陶 《倪焕之》五:“对面是一张玲珑的琴桌;雨过天青的花瓶里,插几枝尚未全开的蜡梅。”  ——《漢語大詞典》
卑俗 bēi sú
低劣庸俗。 金 王若虚 《文辨》:“ 王元 之拟 伯益 《上忧启》、 子房 《招四皓》等书,既无佳意,而语尤卑俗。” 元 房皞 《寄呈岳阳诸友》诗:“平生喜高洁,为官近卑俗。” 沙汀 《磁力》:“离开他目前所处的这个卑俗灰暗的环境,到那个光光亮亮的地方去!”  ——《漢語大詞典》
红梅(红梅)
北户录红梅岭南之梅小于江左居人采之杂以朱槿花和盐曝之梅为槿花所染其色可爱 范成大梅谱红梅犹是梅而叶密如杏与江梅同开红白相间园林初春绝景也 山堂肆考梅岭即大庾岭初岭路峻阻唐宰相张九龄开凿新路两壁峭立中涂坦平上多红梅故曰梅岭 谈苑王琪知歙州吴感作坼红梅小词寄之曰山花冷落何曾折一曲红梅字字香  ——《骈字类编》
媚 mèi《國語辭典》

媚 [ mèi ]

  1. 奉承、取悦、讨好。如:「谄媚」。《国语·周语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史记·卷一二五·佞幸传·序》:「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2. 爱。《诗经·大雅·下武》:「媚兹一人。」三国魏·繁钦〈定情〉诗:「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1. 娇艳、美好、可爱。如:「娇媚」、「妩媚」、「风光明媚」。《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漫与(漫與)màn yǔ
犹言随便对付。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宋 苏轼 《次韵表兄程正辅江行见桃花》:“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宋 姜特立 《蝶恋花·送妓》词:“我辈情钟君漫与,为云为雨应难据。”  ——《漢語大詞典》
增添 zēng tiān
添加;加多。 唐 吕岩 《大云寺茶》诗:“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自官制以来,六曹寺监吏额累经增添,人溢於事,实为深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祭禹陵》:“守祀人役,亦宜增添。” 秦牧 《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人类又给大自然增添新的花样了。”  ——《漢語大詞典》
本草 běn cǎo
《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古代著名药书。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本草》《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而《汉书·艺文志》未见著录。至 南朝 梁 阮孝绪 《七录》始著录《神农本草经》,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 陶弘景 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 唐 显庆 中 苏恭 、 长孙无忌 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唐本草》。 宋 嘉祐 中 掌禹锡 等复增药八十二种,为《嘉祐补注本草》; 政和 中 曹孝忠 等修定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至 明 , 李时珍 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著《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馀首,为《本草》总结性的巨著。《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有 清 孙星衍 辑本。  ——《漢語大詞典》
条 ( 條 ) tiáo/tiāo
条 [ tiáo ]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
  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
  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
  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
  6. 量词。
条 [ tiāo ]
     ◎ 挑取:“蚕月~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