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民情天意归仁寿,看到三公尚黑头。

廖行之宋代〕《寿巴陵朱宰

万里沅湘浩荡秋,秋来佳致日清遒。
湖平一碧波光静,雨足千崖暑气收。
底事欢声腾下隽,祗今贤宰在中牟。
民情天意归仁寿,看到三公尚黑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民情天意归仁寿三公黑头

民情 mín qíng
(1).民众的心情、愿望等。《书·康诰》:“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汉书·刑法志》:“圣人既躬明悊之性,必通天地之心,製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 宋 苏轼 《与李端伯宝文》之一:“公既深识民情,而民亦素服公政。”《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帝王之道,在顺民情;伯者之道,必逆民情。”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苟有大侠,独能慨然舍其身为社会用……夫如是,而谓民情不感动,士气不奋发者,吾不信也。”
(2).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民情至朴而不文。”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絶流遁之繁礼,反民情於太素。”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晁子止 为 三荣 守,民有讼 资官 县尉者,曰:‘县尉虏官,不通民情。’”《老残游记》第三回:“ 佐臣 酷虐是诚然酷虐,然 曹州府 的民情也实在可恨。” 毛泽东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大批干部和军队初到 东北 ,地理民情不熟。”  ——《漢語大詞典》
天意 tiān yì
(1).上天的意旨。《墨子·天志上》:“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汉书·礼乐志》:“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吾儕流落岂天意,自坐迂阔非人挤。”《红楼梦》第九十回:“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 老舍 《神拳》第三幕:“凡事都有天意,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管它干到几时为止?”
(2).帝王的心意。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诗:“詔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 唐 王建 《上裴度舍人》诗:“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 仁庙 晚未得嗣,天意颇无聊。”
(3).自然的意趣。 宋 梅尧臣 《墨竹》诗:“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壁间天意足。”  ——《漢語大詞典》
归仁(歸仁)guī rén
归附仁德仁政。《孟子·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壙也。” 汉 杨兴 《说史高》:“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然归仁。” 晋 张华 《励志》诗:“復礼终朝,天下归仁。” 南朝 宋 何承天 《达性论》:“归仁与能,是为君长。”《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元年》:“ 古公 、 西伯 天下归仁,岂復舆金輦寳,以为民惠乎!”  ——《漢語大詞典》
寿 ( 壽 ) shòu
寿 [ shòu ]
  1. 年岁,生命:~命。~终。~险(人寿保险)。~终正寝。延年益~。
  2. 活得长久:~考(指长寿)。~民。~星。
  3. 生日:~辰。~礼。~序(祝寿文章)。~筵。
  4. 祝人长寿:“起为太上皇~”。
  5. 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衣。~穴。~材。
  6. 姓。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三公 sān gōng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漢語大詞典》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黑头(黑頭)hēi tóu
(1).发黑之头。形容年青。 唐 杜甫 《晚行口号》:“远愧 梁 江总 ,还家尚黑头。” 宋 司马光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黑头强仕之时,已登廊庙;黄髮老成之日,还赏林泉。”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故人大半黑头死,老子何妨白髮生。”
(2).指青壮年人。 唐 李颀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数年作吏家屡空,谁道黑头成老翁。” 清 朱彝尊 《题画送徐检讨还吴》诗之一:“惊起沙鸥定相笑,黑头未称作渔翁。”
(3).指老百姓。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长民十二,故有十二牧;民曰黑头,故称黔首。”
(4).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因勾黑脸而得名。起初专指扮演 包公 的角色,后来泛指大花脸。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霍大道 突然对 乔光朴 说:‘听说你学黑头学的不错,来两口叫咱们听听。’”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