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
汪缙〔清代〕《题王存素画黄山云海障子》
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
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
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
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乱。
俄然南北东西合,浮天没地无边岸。三千白月照难穷,九万长风吹不散。
神仙欲到辄引去,河伯无端望洋叹。云邪海邪谁能判,咫尺相从游汗漫。
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扫却一片锦绣段,非海非云任君看。
画理通化工,对之开心胸。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
契达观于漆园,等妙谛于大雄。天地溟悻,古今混同。
何有乎日月之循环,宇宙之始终。而况人世之得失穷通,一一归虚空。
精灵忽与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囊括千朵万朵之芙蓉,割取千间万间之琳宫,踏倒千年万年之长松。
誓从王夫子,游戏入无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陋 lòu《國語辭典》
陋 [ lòu ]
形- 容貌丑。如:「丑陋」。《玉篇·阜部》:「陋,丑猥也。」《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杞貌陋而色如蓝。」
- 狭隘、狭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唐·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粗劣、不好的。如:「陋规」、「陋习」、「陋俗」。
- 学识浅薄。如:「孤陋寡闻」。《荀子·劝学》:「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 卑贱、微贱。《管子·牧民》:「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北齐书·卷四十五·文苑传·樊逊传》:「门族寒陋,访第必不成,乞补员外司马督。」
- 吝啬。《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
- 轻视。《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文选·张衡〈东京赋〉:「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
木 mù《國語辭典》
木 [ mù ]
名- 树、木本植物的通称。如:「草木」、「树木」、「花木扶疏」。
- 木材。如:「朽木不可雕」、「棺木」、「寿木」。《书经·说命上》:「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从谏则圣。』」
- 棺材。如:「行将就木」。
-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 木星的简称。
- 姓。如晋朝有木华。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用木材制成的。如:「木椅」、「木屋」。
- 性情朴实。如:「刚毅木讷」。《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传·牛存节传》:「存节为人木彊忠谨,太祖爱之。」
- 没有知觉的。如:「麻木」。
- 呆笨的。如:「钝头木脑」。
- 失去知觉、感觉。《红楼梦·第一○回》:「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
华之(华之)
见上注尔雅瓜曰华之注啖食治择之名释文华胡化切 ——《分类字锦》
海赋(海赋)
齐书张融传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 ——《骈字类编》
隘 ài《國語辭典》
隘 [ ài ]
形- 狭小、狭窄。《诗经·大雅·生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 器量狭小。《南史·卷三五·刘湛传》:「义恭性甚狷隘,年又渐大,欲专政事,每为湛所裁。」
- 险阻的地方。《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文选·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 极、很。《荀子·礼论》:「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慑伤生。」
隘 [ è ]
动- 隔绝。《战国策·东周策》:「三国隘秦。」
- 阻止。《战国策·楚策二》:「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
屈子 qū zǐ
指 屈原 。 唐 戴叔伦 《过三闾庙》:“ 沅 湘 流不尽, 屈子 怨何深。” 明 刘基 《梅颂序》:“乃效 屈子 颂橘之体而作颂。” 郭沫若 《再出夔门游西陵峡》诗:“ 屈子 衣冠犹有冢, 明妃 脂粉尚流香。” ——《漢語大詞典》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介-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云中(雲中)yún zhōng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漢語大詞典》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