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权德舆唐代〕《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韦曲冠盖里,鲜原郁青葱。公台睦中外,墅舍邻西东。
驺驭出国门,晨曦正曈曨。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
疆畎分古渠,烟霞连灌丛。长幼序以齿,欢言无不同。
忆昔全盛时,勋劬播休功。代业扩宇内,光尘蔼墟中。
慨息多永叹,歌诗厚时风。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小生瓜葛慕义无穷

小生 xiǎo shēng
(1).指新学后进者。《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唐 韩愈 《施先生墓志铭》:“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弔。”
(2).指不知名之士。 清 戴名世 《送许亦士序》:“当大道沦散,士不知学,而一二腐儒小生,区区抱独守残,沦落於穷巖断壑之中者,徒为世所嗤笑谩侮,然其维繫岂少也哉!”
(3).旧时士子对自己的谦称。《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臣 江 淮 孤贱,愚矇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筭録。”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小生寡昧,愿先生赐言以广闻见,他非所敢望也。”《水浒传》第六一回:“ 吴用 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 北京 説 卢俊义 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中州 归德 人也。”
(4).传统戏剧角色名。后多扮演青年男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小生扮 越 王、众扮内官上。” 清 洪升 《长生殿·禊游》:“浄扮村妇,丑扮丑女,老旦扮卖花娘子,小生扮舍上,行上。”《戏剧脚色名词考》:“昆曲里的小生,乃是二路生的性质,并非岁数小的性质……到二簧里头的小生,就纯然是年纪小的意思了。”
(5).谓未十分入味。《晋书·苻朗载记》:“﹝ 朗 ﹞又善识味,咸酢及肉皆别所由。 会稽王 司马道子 为 朗 设盛饌,极 江 左精餚。食讫,问曰:‘ 关中 之食孰若此?’答曰:‘皆好,惟盐味小生耳。’既问宰夫,皆如其言。”  ——《漢語大詞典》
忝 tiǎn《國語辭典》

忝 [ tiǎn ]

  1. 羞辱、污蔑。《诗经·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1. 自称的谦词。有轻贱、侮辱的意思。如:「忝居」、「忝为人师」、「忝列门墙」。《西游记·第九回》:「孩儿叨赖母亲福庇,忝中状元,钦赐游街。」
瓜葛 guā gé
(1).瓜与葛。皆蔓生植物。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四姓小侯,诸侯家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 唐 权德舆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清 李渔 《怜香伴·婚始》:“我如今送你到舅舅宦邸暂居,虽是嫡亲瓜葛,也比家内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部院勘 三郎 ,素非瓜葛,无端代控,将杖之,扑地遂灭。”
(2).喻夫妻。 三国 魏 曹睿 《种瓜篇》:“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果若有天缘,终当做瓜葛。”
(3).泛指牵连,相关。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像》:“只是这枝簪子既在奴家头上顶戴多时,也就有些瓜葛了。”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论语》虽先生所编,但究属 盛 家赘婿商品,故殊不愿与之太有瓜葛也。”  ——《漢語大詞典》
慕义(慕義)mù yì
倾慕仁义。 汉 贾谊 《新书·数宁》:“苟人迹之所能及,皆乡风慕义,乐为臣子耳。”《新唐书·裴行俭传》:“ 麟德 二年,擢累 安西 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附。”《清史稿·克勤郡王岳託传》:“今慕义归降,善为抚卹,毋令失所,则人心附,大业成矣。”  ——《漢語大詞典》
斯 sī《國語辭典》

斯 [ sī ]

  1. 劈裂、析分。《说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2. 距离。《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1. 此、这个、这里。用于文言文。如:「生于斯,长于斯。」、「斯人」、「以至于斯」。
  1. 则、就。用于文言文。《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经》:「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
  1. 之、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1. 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呢」。《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2. 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呵」、「啊」。《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3. 是。用于倒装句。《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1. 尽、都。《书经·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1.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斯从。
无穷(无窮)wú qióng
(1).无尽,无限。指空间没有边际或尽头。《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繫焉,万物覆焉。”《荀子·礼论》:“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 宋 曾巩 《醒心亭记》:“凡公( 欧阳修 )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 丰乐 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羣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巴金 《家》二五:“这条路从她的眼前伸长出去,一直到无穷。”
(2).无尽,无限。指时间没有终结。《书·毕命》:“公其惟时 成周 ,建无穷之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高皇 始於 丰沛 ……功高三王,德传无穷。” 唐 杜甫 《往在》诗:“千秋荐灵寝,永永垂无穷。”
(3).无尽,无限。指事物没有穷尽。《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復,而应形於无穷。”《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通典·选举五》:“人之心智,盖有涯分,而九流七略,书籍无穷。”
(4).无尽,无限。形容极多极大。《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此乃《金刚般若经》……若日诵一遍,可以息诸妄念,却病延年,有无穷利益。” 杨朔 《血书》:“也怪,就这样一张纸,凭空可给他添了无穷的力量。”
没有穷尽;没有极限。《易·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穷。”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宗社所以无穷,风声所以不朽,非夫道极玄妙,孰能与於此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