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不待 bù dài
(1).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处士少而孤,母夫人怜之,读书学文,皆不待强教,卒以自成。”《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死人,更不待説,漂的满河都是。”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八》:“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
(2).不想;不愿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楔子:“俺姐姐针綫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我心里还不待吃,等我去喝些汤罢。”《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 素姐 本等不待下气,只是叫 寄姐 鬭败了的鸡,不敢展翅。” ——《漢語大詞典》
(2).不想;不愿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楔子:“俺姐姐针綫无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懒去添。”《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我心里还不待吃,等我去喝些汤罢。”《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 素姐 本等不待下气,只是叫 寄姐 鬭败了的鸡,不敢展翅。” ——《漢語大詞典》
诏书(詔書)zhào shū
皇帝颁发的命令。《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汉 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敕。”《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一日, 哲宗皇帝 晏驾,新天子即位,颁下詔书,大赦天下。”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部第二章:“ 吕雉 冷笑道:‘ 陈平 、 周勃 是奉先皇帝诏书前去斩 樊哙 ,三妹今日进宫,究竟是来吊丧,还是向先皇帝算帐?’” ——《漢語大詞典》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上马(上馬)shàng mǎ
上等马,良马。《北史·成淹传》:“赐 淹 龙厩上马一疋,并鞍勒宛具,朝服一袭。”
(1).骑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魏书·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 傅脩期 耳。” 唐 韩愈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诗:“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韉。”
(2).起程,出发。 明 刘基 《晨诣祥符寺》诗:“上马鸡始鸣,入寺鐘未歇。”
(3).比喻着手进行某项较大的工作或工程。《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这个仓促上马的大水库,几年来把河东人拖垮了。” ——《漢語大詞典》
(1).骑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魏书·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 傅脩期 耳。” 唐 韩愈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诗:“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韉。”
(2).起程,出发。 明 刘基 《晨诣祥符寺》诗:“上马鸡始鸣,入寺鐘未歇。”
(3).比喻着手进行某项较大的工作或工程。《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这个仓促上马的大水库,几年来把河东人拖垮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