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兴来鉏晓月,倦后卧斜阳。

殷尧藩唐代〕《寄许浑秀才

文字饥难煮,为农策最良。兴来鉏晓月,倦后卧斜阳。
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任他名利客,车马闹康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晓月斜阳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鉏 chú《國語辭典》

    鉏 [ chú ]

    1. 翻土、除草的农具。《文选·贾谊·过秦论》:「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李善传》:「乃脱朝服,持鉏去草。」
    1. 用锄头整治田地。唐·戴叔伦〈屯田词〉:「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鉏不得。」
    2. 诛灭、铲除。《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鉏豪桀。」
    晓月(曉月)xiǎo yuè
    拂晓的残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娇》词:“晓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如同一张薄纸。”  ——《漢語大詞典》
    倦 juàn《國語辭典》

    倦 [ juàn ]

    1. 疲惫、懈怠。如:「疲倦」、「倦怠」、「孜孜不倦」、「倦鸟归巢」。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1. 厌恶。《易经·系辞下》:「通其变,使民不倦。」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1.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2.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3.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4.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1.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卧 wò
    卧 [ wò ]
    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斜阳(斜陽)xié yáng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 赵嘏 《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緑含风树满川。” 元 彭芳远 《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鸞胶秋月续琴心。”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