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
满朝朱紫半门生,新榜劳人又得名。国器旧知收片玉,
朝宗转觉集登瀛。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
共仰莲峰听雪唱,欲赓仙曲意怔营。
朝宗转觉集登瀛。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
共仰莲峰听雪唱,欲赓仙曲意怔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同升 tóng shēng
谓与己一同升迁。《论语·宪问》:“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与 文子 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大夫 僎 本 文子 家臣,荐之使与己并为大夫,同升在公朝。”《后汉书·吴良传》:“臣 苍 荣宠絶矣,忧责深大,私慕 公叔 同升之义,惧於 臧文 窃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严禁。”《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又谓 诸葛恪 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 ——《漢語大詞典》
翰苑 hàn yuàn
(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志。”
(2).翰林院的别称。《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得树》:“二甲第二入翰苑,非其志也。” ——《漢語大詞典》
(2).翰林院的别称。《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得树》:“二甲第二入翰苑,非其志也。” ——《漢語大詞典》
三年
魏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 借曰未给,亦既三年。
唐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其二 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
唐 唐彦谦 离鸾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宋 王安石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 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
元 刘因 满城道中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 ——《骈字类编》
唐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其二 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
唐 唐彦谦 离鸾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宋 王安石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 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
元 刘因 满城道中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 ——《骈字类编》
美 měi《國語辭典》
美 [ měi ]
形- 漂亮、好看。如:「華美」、「貌美」、「她長得十分甜美。」
- 好、善。如:「鮮美」、「完美」、「價廉物美」、「盡善盡美」。
- 得意。如:「少臭美了!」
- 漂亮的女子。《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 泛指好的德性、事物等。如:「君子有成人之美」。《管子·五行》:「然後天地之美生。」
- 美國的簡稱。如:「中、美、英、法。」
- 美洲的簡稱。如:「南美」、「北美」、「歐美國家」。
- 誇讚、褒獎。如:「讚美」。《韓非子·五蠹》:「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 使變善變好。如:「養顏美容」。
继 ( 繼 ) jì
继 [ jì ]
- 连续,接着:~续。~任。~承。~武(足迹前后相接,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往开来。前仆后~。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动-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 到、达。如:「入夜」、「入冬」。
-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动-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动-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花源 huā yuán
“ 桃花源 ”的省称。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窥 花源 。” 宋 梅尧臣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四:“生年当 万历 ,临老忆京师。劝诫尤难忘, 花源 去莫迟。” ——《漢語大詞典》
九族 jiǔ zú
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见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引 夏侯 欧阳 等说。《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唐 王昌龄 《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 楚 囚,深谿寂寞絃苦幽。”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 何香凝 《我的回忆》:“当时革命叫做‘造反’,被 清 政府知道,是会诛连九族的。” ——《漢語大詞典》
荣 ( 榮 ) róng
荣 [ róng ]
-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悴(荣枯)。
- 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升。~誉。
- “梧桐”的别称。
- 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华。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