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又似沈东阳。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辛弃疾宋代〕《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

花知否,花一似何郎。又似沈东阳。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
著一阵、霎时间底雪。更一个、缺些儿底月。山下路,水边墙。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东阳棱棱地天冷清清地许多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沈 ( 瀋 ) shěn/chén《國語辭典》

沈 [ chén ]

  1. 同「沉 」。

沈 [ shěn ]

  1. 姓。如宋代有沈括。
东阳(東陽)dōng yáng
(1).古邑名。 春秋 鲁 地。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左传·哀公八年》:“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齐 地。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左传·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 杜预 注:“ 东阳 , 齐 竟上邑。”
(3).古邑名。 战国 楚 地。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国语·楚语上》:“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其可乎?” 韦昭 注:“ 东阳 , 楚 北邑。”
(4).古地区名。 春秋 晋 地。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 邯郸 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吴 略 东阳 。” 杜预 注:“ 东阳 , 晋 之 山 东邑, 魏郡 广平 以北。”
(5).古地区名。 战国 赵 地。《韩非子·初见秦》:“以 代 、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 东阳 、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 东阳 属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汉书·贾谊传》:“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东阳侯 、 冯敬 之属尽害之。” 颜师古 注:“ 东阳侯 , 张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贾》:“上既悦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与 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沈约 。因其曾为 东阳 守,故称。 宋 曹组 《蓦山溪·梅》词:“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 东阳 也,试问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词:“风流渐懒,但诗恼 东阳 ,病添 中散 。”参见“ 东阳销瘦 ”。
(8).复姓。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  ——《漢語大詞典》
瘦 shòu《國語辭典》

瘦 [ shòu ]

  1. 肌肉不丰满。如:「瘦弱」、「瘦小」、「骨瘦如柴」、「燕瘦环肥」。
  2. 精赤不带脂肪的。如:「瘦肉」、「这块肉太肥,我要瘦一点的。」
  3. 纤细、不丰富。唐·白居易〈茅城驿〉诗:「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宋·陆游 〈泛舟〉诗:「叶凋山寺出,溪瘦石桥高。」
  4. 土地瘠薄。唐·孟郊〈秋夕贫居述怀〉诗:「浅井不供饮,瘦田长废耕。」
  5. 书法笔画细而有力。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 通神。」
  1. 减损。如:「消瘦」。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棱棱(稜稜)léng léng
(1).寒冷貌。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棱棱霜气,蔌蔌风威。” 梁启超 《雷庵行》:“东方风云日渐恶,棱棱秋气满林壑。”
(2).形容人消瘦骨立。 曹禺 《日出》第四幕:“他的长袍已经没有了,上身只是一件藏青破棉袄,领扣敞着,露出棱棱几根颈骨。” 丁玲 《粮秣主任》:“我望着这瘦骨棱棱的老汉,他不多说话,静静的望着我,嘴角上似乎挂着一点似笑非笑的神气。”
(3).形容山石突兀、重迭。 陈三立 《江上》诗之二:“棱棱千峯电掷眼,还我 匡庐 心所亲。”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大波不过高如从前的山,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刘白羽 《樱花》:“这烈火就在这碧海、这大地、这棱棱山谷、这漠漠森林。”
(4).威严方正貌。 明 郭登 《送岳季方还京》诗:“君归復喜登臺阁,风裁棱棱尚如昨。”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狄刘祠》:“ 新安 程敏政 有謁新祠诗:‘……权奸扰扰悲桑海,风节棱棱重斗山。’”
失神发呆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 继之 棱棱的道:‘你説还有可笑的,却説了半天麻疯的掌故,没有可笑的啊。’”
(1).严寒貌。《文选·鲍照〈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李善 注:“稜稜霜气,严冬之貌。” 唐 王昌龄 《大梁途中作》诗:“郊原欲下雪,天地稜稜寒。” 金 元好问 《孤剑咏》:“清霜稜稜风入骨,残月耿耿灯映壁。”
(2).威严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孙兴公 见 林公 ,稜稜露其爽。” 唐 李白 《天马歌》:“逸气稜稜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新唐书·崔从传》:“ 从 为人严伟,立朝稜稜有风望,不喜交权利,忠厚而让。” 清 许汝霖 《送张侍御归里》诗:“孤忠原不问升沉,正气稜稜自古今。”
(3).形容消瘦骨立。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诗:“鹤立瘦稜稜,髭长白似银。” 宋 范成大 《病中夜坐》诗:“薄薄寒相中,稜稜瘦不禁。” 宋 辛弃疾 《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词:“瘦稜稜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秘书赠合》:“只是可怜他病中鸡骨稜稜瘦。”
(4).形容高耸突起。 唐 韩偓 《南亭》诗:“松瘦石稜稜,山光溪淀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坡南下处,石渐稜稜露奇。” 清 许承钦 《吕梁洪》诗:“怪石稜稜河腹怒,别风颯颯山容昏。” 清 黄景仁 《古柏行》:“寓斋数椽留十日,如此稜稜一株柏。”  ——《漢語大詞典》
地天
周易卦歌地天泰尧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传重即羲黎即和 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方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不楚语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 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地宋史冯元传真宗试进士殿中召元讲易元进说曰 天为泰者以天地之气交也君道至尊臣道至卑惟上下相与则可以辅相天地财成万物帝悦 云笈七签吴王阖闾出游包山见一人在中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姓山名隐居阖闾曰子在山必有异见者试为我取之隐居诺乃入洞庭访游乎地天一千五百里乃至焉石城门开于室内玉几上有素书一卷文字非常即便拜而奉出呈阖闾 金丹大要诗明了地天交泰卦区中进步作仙翁  ——《骈字类编》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1.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1.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1.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1.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3.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1.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2.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3.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1.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1. 姓。如汉代有然温。
白 bái《國語辭典》

白 [ ​bái ]

語音
  1.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 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 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 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 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 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 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 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 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1. 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 潔淨的。如:「潔白」。
  3.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 率直、誠實。如:「坦白」。
  5. 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 錯誤的。如:「寫白字」。
  7.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 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1. 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 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 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白 [ ​bó ]

讀音
  1. (一)​之讀音。
冷清 lěng qīng
冷落寂寞。《红楼梦》第九回:“难道怕我上学去,撂的你们冷清了不成。”《续孽海花》第三一回:“本来想去看戏, 小宝 姊有堂差,你又没有来,我一个人很冷清,也就回来了。” 郁达夫 《沉沦》四:“他同那 日本 学生坐了电车,经过了几条冷清的街巷,就在 鹤舞公园 前面下了车。”  ——《漢語大詞典》
清地
唐书杨虞卿传虞卿上疏曰公卿列位虽陟降清地曾未奉优眷承下问虽陛下神圣如五帝犹宜周爰顾逮惠以气色使支体相成君臣昭明  ——《骈字类编》
许多(許多)xǔ duō
(1).如此之多;如此之大。《隋书·裴蕴传》:“ 藴 奏曰:‘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只恐 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大伯子许多年纪,如今説亲,説什么人是得?”
(2).多少;若干。《西游记》第九一回:“ 唐僧 道:‘贵府至 灵山 还有许多远近?’众僧道:‘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等走过的。西去到 灵山 ,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何太监 道:‘他要许多价值儿?’”《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县主又问客人道:‘你银子是许多?’客人道:‘五十两。’”
(3).很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唐太守 ﹞连相待之意,比平日也冷澹了许多。”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邻居》:“她思想缜密,描写细腻,比其他的同学,高出许多。”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家中人既走了不少,忽然显得空阔许多。”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