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大钧(大鈞)dà jūn
(1).指天或自然。《文选·贾谊〈鵩鸟赋〉》:“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者作器於钧上,此以造化为大钧。’ 应劭 曰:‘阴阳造化,如钧之造器也。’” 晋 陶潜 《神释》诗:“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王闿运 《愁霖赋》:“余以身心为策兮,大钧为轮;四时为马兮,百年为旬。”
(2).古乐中的大调。《国语·周语下》:“大钧有鎛无钟。” 韦昭 注:“大调,宫商也。”
(3). 三国 魏 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总名为《大钧之乐》。《宋书·乐志一》:“臣等思维,三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钧,平也,言 大魏 三世同功,以至隆平也。” ——《漢語大詞典》
(2).古乐中的大调。《国语·周语下》:“大钧有鎛无钟。” 韦昭 注:“大调,宫商也。”
(3). 三国 魏 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总名为《大钧之乐》。《宋书·乐志一》:“臣等思维,三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乐》。钧,平也,言 大魏 三世同功,以至隆平也。” ——《漢語大詞典》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形-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 参见「正月 」条。
旋转(旋轉)xuán zhuǎn
(1).谓围绕着作圆周运动;转动。《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志弱而事强者……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船盘迴旋转,不能前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如日月之旋转,必有交会之躔。” 茅盾 《一个女性》:“ 琼华 不置可否的点一下头,没有说话,另一些事在她脑子里旋转。” 艾青 《光的赞歌》:“让我们的每个日子,都像飞轮似地旋转起来。”
(2).扭转。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惟门下大力,自能握此旋转机权也。”《明史·谢铎传》:“禁垣被震,城门示灾,不思竦动旋转,以大答天人之望,是则诚可忧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让他们从人下人变成旋转天地的战士。”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他﹞旋转身子一看,后面没有他的儿子同夫人。”
(3).指晕眩。 巴金 《利娜·第十二封信》:“我的头开始旋转起来,就像很起劲地跳过了一回‘华尔兹’。”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九章:“他觉得心里非常难受,突然头脑在旋转。”
(4).犹斡旋。 黄远庸 《最近之秘密政闻》:“凡总统府与国务员之往还交涉,多由此君大力旋转。” ——《漢語大詞典》
(2).扭转。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惟门下大力,自能握此旋转机权也。”《明史·谢铎传》:“禁垣被震,城门示灾,不思竦动旋转,以大答天人之望,是则诚可忧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让他们从人下人变成旋转天地的战士。”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他﹞旋转身子一看,后面没有他的儿子同夫人。”
(3).指晕眩。 巴金 《利娜·第十二封信》:“我的头开始旋转起来,就像很起劲地跳过了一回‘华尔兹’。”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九章:“他觉得心里非常难受,突然头脑在旋转。”
(4).犹斡旋。 黄远庸 《最近之秘密政闻》:“凡总统府与国务员之往还交涉,多由此君大力旋转。” ——《漢語大詞典》
坱圠 yǎng yà
见“ 坱轧 ”。 ——《漢語大詞典》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无垠(無垠)wú yín
无边际。《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唐 王该 《日烛》:“周太虚以游眺,究漭荡而无垠。”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乾元广运,涵育无垠。” 巴金 《利娜·第十五封信》:“无垠的荒野,稀落的城市,寥寥的人口,稀少的村庄:这就是那个可怕的 西伯利亚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