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实省在心,省当如是。

包恢宋代〕《临江合皂李仲章以省轩求诗

心之精明,不远伊迩。
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举目有证,莫切於视。
孰名曰省,少目取义。
目当少时,湛湛精睟。
其光神全,其见专致。
老目为耆,则与少异。
非徒以目,而分老稚。
惟目如少,吸可取譬。
实省在心,省当如是。
如开双明,洞见万类。
心难常存,省不可替。
心难常觉,省不可离。
心本善者,孰非纯懿。
心不善者,孰非私利。
省与不省,善恶关系。
省者如醒,不省如醉。
省者如寝,不省如寐。
省者如活,不省如毙。
果能自省,卓然奋励。
暗室不欺,屋漏不愧。
如目万象,无有掩蔽。
一不自省,冥然罔记。
外物交引,内无纷炽。
如目老昏,无非障翳。
二者相远,宜知敬忌。
聂君少年,有目可贵。
以省名轩,轩豁无滞。
惟道无穷,要在远诣。
惟言多穷,要履实地。
惟难有常,勉无失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在心如是

实 ( 實 ) shí
实 [ shí ]
  1. 充满:~心。充~。虚~。
  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4. 富足:殷~。富~。
省 shěng/xǐng《國語辭典》

省 [ shěng ]

  1. 古代的一种行政机构名称。如:「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2. 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之一。在县之上。如:「台湾省」、「福建省」。
  3. 宫禁。《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
  1. 节约。如:「节省」。《西游记·第四七回》:「你这等家业,也亏你省将起来的。」
  2. 减少、去掉。如:「省去一道不必要的手续。」
  3. 不要、休要。宋·黄庭坚〈江城子·画堂高会酒阑珊〉词:「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你可便省烦恼,莫伤怀。」

省 [ xǐng ]

  1. 检讨、审察。如:「内省」、「反省」。《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2. 探望、问候。如:「晨昏定省」。《红楼梦·第八三回》:「前儿贵妃娘娘省亲回来,我们还亲见他带了几车金银回来。」
  3. 明了、领悟。《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为他人言,皆不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喒两个口不言,心自省。」
  4. 考校。《礼记·中庸》:「日省月试。」
  5. 记得、记住。如:「记省」。元·孙仲章《勘头巾·楔子》:「全不省上青骢,只记得金钟漫捧,直劝我吃的到喉咙。」
在心 zài xīn
留心;操心。《七国春秋平话》卷中:“ 孙子 告曰:‘我王放心莫忧。臣论文可降 乐毅 ,论武 袁达 可捉 石丙 。’言未讫,有人报曰:‘ 乐毅 搦战,要 孙子 出阵。’王曰:‘先生在心用意。’”《水浒传》第六十回:“ 吴学究 道:‘ 吴用 也在心多时了。不想一向忘却。小生略施小计,便教本人上山。’” 老舍 《牛天赐传》十七:“‘去!趁早走!’她知道 天赐 不肯走。自从妈妈死后, 天赐 的吃喝冷暖都由她在心。”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如是 rú shì
(1).像这样。《礼记·哀公问》:“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 宋 叶适 《送林子柄序》:“材之成者知其必能安於命,不然,不强售也。呜呼!能如是,足矣。”《红楼梦》第一二○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絶。” 老舍 《四世同堂》二九:“学生如是,市民们就必更容易撕去脸皮,苟安一时。”
(2).佛教语。印可、许可之辞。《金刚经·善观启请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诗:“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