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见正中色,潇然疎竹篱。
良月四之日,景物何多奇。
露洗宇四静,月抹天一涯。
景星助月夜,光入清溪湄。
奎星照江南,人文良在兹。
昔为西长庚,梦与斯人期。
今为南极老,微云淡庞眉。
际此小春日,胜彼芳春时。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五枝。
野垂黄金穟,人饱白玉粢。
芙容花成城,拔然凌霜姿。
暮开红菡萏,朝发白蜀葵。
菊见正中色,潇然疎竹篱。
不共众芳竞,独与晚岁宜。
时异物孤特,人生复何疑。
我翁在物表,清吟彻骨肌。
不以世间利,容易得涴伊。
今年七十二,浩然元不衰。
孤坐小阁上,台融融熙熙。
布衾纸帐间,莹若冰雪姿。
自从知止后,何思复保为。
但原主益圣,比肩皆皋夔。
东南盛仁气,不战屈四夷。
丰穰岁相似,赤子无啼饥。
得老太平世,仁帮非吾私。
负暄娱爱日,煮芹甘如饴。
无妄漫微疾,勿药喜自随。
近谈小命者,尝以行年推。
盛言天河水,一气木主治。
后来年尚多,康强被春祺。
儿曹心自喜,何幸如君词。
只今介翁寿,数尚逾期颐。
一百三四十,太古常不离。
拜手稽首原,永庇儿辈痴。
露洗宇四静,月抹天一涯。
景星助月夜,光入清溪湄。
奎星照江南,人文良在兹。
昔为西长庚,梦与斯人期。
今为南极老,微云淡庞眉。
际此小春日,胜彼芳春时。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五枝。
野垂黄金穟,人饱白玉粢。
芙容花成城,拔然凌霜姿。
暮开红菡萏,朝发白蜀葵。
菊见正中色,潇然疎竹篱。
不共众芳竞,独与晚岁宜。
时异物孤特,人生复何疑。
我翁在物表,清吟彻骨肌。
不以世间利,容易得涴伊。
今年七十二,浩然元不衰。
孤坐小阁上,台融融熙熙。
布衾纸帐间,莹若冰雪姿。
自从知止后,何思复保为。
但原主益圣,比肩皆皋夔。
东南盛仁气,不战屈四夷。
丰穰岁相似,赤子无啼饥。
得老太平世,仁帮非吾私。
负暄娱爱日,煮芹甘如饴。
无妄漫微疾,勿药喜自随。
近谈小命者,尝以行年推。
盛言天河水,一气木主治。
后来年尚多,康强被春祺。
儿曹心自喜,何幸如君词。
只今介翁寿,数尚逾期颐。
一百三四十,太古常不离。
拜手稽首原,永庇儿辈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菊 jú《國語辭典》
菊 [ jú ]
名- 植物名。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茎略带木质。叶互生,卵形,有缺刻和锯齿。秋季开花,花冠周围为舌状,中部为管状,属头状花序。原产于大陆地区,久经栽培,种类繁多,可供观赏、饮料及药用。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正中 zhèng zhōng
(1).正当中。《易·乾》:“龙德而正中者也。” 朱熹 本义:“正中,不潜而未跃之时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周 时 洛 邑为天下之中,今天下之势则似 荆 襄 为正中。”《水浒传》第四二回:“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灯烛荧煌。”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屋正中添了一个矮几子,几上搁了一个小小的红泥火炉。”
(2).谓日当天之中。指正午时分。《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昆吾 ,是谓正中……至于 悲谷 ,是谓餔时。” ——《漢語大詞典》
(2).谓日当天之中。指正午时分。《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昆吾 ,是谓正中……至于 悲谷 ,是谓餔时。” ——《漢語大詞典》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名-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名-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名- 之语音。
潇然(瀟然)xiāo rán
(1).清幽寂静貌。 唐 牟融 《题朱庆馀闲居》诗之三:“閒客幽栖处,瀟然一草庐。”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余尝过访其居,修竹瀟然,焚香独坐。”
(2).脱俗不羁貌。 明 陈所闻 《驻马听·飞来峰》曲:“安得瀟然遗世,把烟霞摶弄。” 茅盾 《腐蚀·十月十日》:“她微昂着头,若有所思,又若无所思,意态潇然走着。”
(3).清凉貌。 明 冯惟敏 《黄罗歌·椿林堂观雨》曲:“丝丝点点成甘露,荷沾濡瀟然无暑。” ——《漢語大詞典》
(2).脱俗不羁貌。 明 陈所闻 《驻马听·飞来峰》曲:“安得瀟然遗世,把烟霞摶弄。” 茅盾 《腐蚀·十月十日》:“她微昂着头,若有所思,又若无所思,意态潇然走着。”
(3).清凉貌。 明 冯惟敏 《黄罗歌·椿林堂观雨》曲:“丝丝点点成甘露,荷沾濡瀟然无暑。” ——《漢語大詞典》
疎 shū《國語辭典》
- 「疏 」的异体字。
竹篱(竹籬)zhú lí
用竹编的篱笆。《南史·王俭传》:“ 宋 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 南唐 李中 《寄刘钧秀才》诗:“野鸟穿莎径,江云过竹篱。”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黄二官 家的门外稻场,四面有疏疏的竹篱围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