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酒德日颓然,禅语聊厌酬。

王世贞明代〕《四十咏 其三 许长史邦才

殿卿若春风,所拂无不柔。酒德日颓然,禅语聊厌酬。

耕我欢阴田,爱此鹊湖幽。楚璞不自贵,良工琢为璆。

取友何必多,一李成千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酒德颓然禅语

酒德 jiǔ dé
(1).谓酒后的行为表现。指酒后昏乱。《书·无逸》:“无若 殷王受 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孔 传:“言 紂 心迷政乱,以酗酒为德。” 蔡沉 集传:“酗酒谓之德者,德有凶有吉, 韩子 所谓道与德为虚位也。”《晋书·刘隗周顗等传论》:“ 顗 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曰:‘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繆 素厌人道其酒德,闻言,益愤,击桌大駡。”
(2).谓酒后的行为表现。指多饮不乱。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琴道、酒德、诗调皆高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酒量儘大,酒德又好,凡是宴会酒席,没有他一座多没兴。”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酒家们﹞都会翘起大拇指来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酒汉,有酒德。”
(3). 晋 刘伶 曾作《酒德颂》。极言饮酒为乐。后遂以“酒德”泛指饮酒的旨趣与品德。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心好异书,性乐酒德。”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颓然(頽然,穨然)tuí rán
(1).和顺貌。《北史·文苑传·庾信》:“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頽然,有过人者。”《新唐书·回諲传》:“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 諲 独頽然据案,鉤视簿最, 翰 益亲之。” 宋 苏轼 《保母杨氏墓志铭》:“年三十,始隶 苏氏 ,頽然顺善也。”
(2).颓放不羁貌。《南史·贺琛传》:“ 琛 了不酬答,神用頽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琴趣》:“如 孙登 弹琴,頽然自得,风神超迈,若游六合之外者。”《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頽然自放,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丁镛》:“ 凤仪 耽诗,尤爱佳山水,生平多出宿山寺,栖託清旷,焚香对书,頽然自适。”
(3).坍塌貌。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夫人已归,则废寺頽然。”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植墓》:“ 涿 境东南有 汉 卢植 墓,土人呼为 南臺 。 金 王寂 诗:‘ 南臺 故址今頽然, 汉 卢植 墓疑相传。’”
(4).倒下貌。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觴满酌,頽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谁识我为我,宾主各頽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八:“不如饮一斗,頽然便就醉,执法在前无所畏。” 艾青 《生命》诗:“它将鼓舞自己,直到颓然地倒下!”
(5).委靡不振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忽觉两耳中有车马声,因頽然思寝。头纔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驾赤犊出耳中。” 明 文徵明 《晏起》诗:“林下将迎寡,頽然万事捐。”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为之,且左右顾视,踆踆而独往,其愀然悲也夫!其頽然退飞也夫!”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二:“门外初秋早上的阳光,抹在我颓然的脸上。”
(6).衰老貌。 宋 王安石 《四皓》诗之二:“頽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 商山 中,一视 汉 与 秦 。”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纔四十,頽然如老翁。”
(7).糊涂无知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修养帖寄子由》:“而世之昧者,便将頽然无知,认作佛地。”一本作“頺然”。
穨然1.寂静;寂然。 明 谭宗 《归度庾岭》诗:“穨然下横浦,灯火乱樵渔。”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穨然者犹穨于下,林林总总犹日奔攘于侧。”
(2).衰老貌。 清 彭允初 《〈汪子文录〉序》:“﹝ 汪子 ﹞顷屡困於乡举,髮秃,貌穨然老矣。”  ——《漢語大詞典》
禅语(禪語)chán yǔ
禅话。 宋 真山民 《夜话无上山房》诗:“茶甌胜饮酒,禪语当论文。”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 东坡 云:‘借你口中言,传俺心间事。你道有箇客官,不言姓名,有两句禪语,又叫做偈语。你道: 眉山 一块铁,特地来相謁。’”《红楼梦》第九二回:“ 寳玉 把打禪语的话述了一遍。”参见“ 禪话 ”。  ——《漢語大詞典》
聊 liáo《國語辭典》

聊 [ liáo ]

  1. 乐事、兴趣。《楚辞·王逸·九思·逢尤》:「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汉·王延寿·注:「聊,乐也。」
  2. 姓。如汉代有聊仓。
  1. 藉、依赖。如:「民不聊生」。《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2. 闲谈。如:「聊天」、「闲聊」。
  1. 姑且、暂且。如:「聊备一格」、「聊表寸心」。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三五:「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酬 chóu《國語辭典》

酬 [ chóu ]

  1. 勸酒、敬酒。《玉篇·酉部》:「酬,勸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盃。」
  2. 贈與。《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命童子取銀一錠,以酬潤筆之資。」
  3. 報答。如:「酬謝」。《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為惠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心剖出酬知己。」
  4. 應對、唱和。《晉書·卷六二·劉琨傳》:「諶素無奇略,以常詞酬和。」《元史·卷一七○·張昉傳》:「左酬右答,咸得其當。」
  5. 實現、償願。如:「壯志未酬」。宋·陸游〈倚樓〉詩:「未酬馬上功名願,已是人間老大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