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阎飞羽檄,江汉足予鋋。
林壑黄昏外,衡门紫翠边。
火耕今已老,云卧几何年。
棋敛将残局,篙回兴尽船。
画麟真已矣,骑犊适悠然。
野性难拘束,时情易变迁。
独携青玉杖,自拾锦囊篇。
磊块心逾小,崎岖智未圆。
别营三径草,规作一壶天。
纸帐岚霏重,崖花雨滴偏。
到头新岁月,行脚旧山川。
鹤冷通房宿,猿愁隔树悬。
菊餐金颢露,藓当水衡钱。
尽懒从吾睡,虽穷不受怜。
半生资马磨,三叹向龙泉。
霜槛千林瘦,春灯四壁穿。
阴霾知病骨,寒意入诗肩。
竹母谁分种,茶僧略具员。
对山徐自遣,与世久无缘。
风月於人厚,云霄不尔便。
接筩通暗溜,洗砚试轻烟。
未暇思身后,何如了目前。
閒为真富贵,健是小神仙。
夜磬番僧讲,秋帆贾客传。
远游天漠漠,危诵水湲湲。
垦陇时同吃,分溪手自煎。
山厨尊土菌,石鼎鄙荤膻。
爱此窗三尺,宽于室九筵。
忽惊南牧马,吹过逆风鹯。
圣日清如许,妖星竟不悛。
闾阎飞羽檄,江汉足予鋋。
哀痛丝纶诏,英雄将相权。
旄头森似彗,骏骨讵如挛,
朋党相仍斥,诛求一切蠲。
中庸方谨独,无逸不游畋。
天意忧勤甚,人知性命全。
抡材虞稷契,迈德汉文宣。
定乱连三箭,扶颠在一贤。
戍兵增灶万,侍女出宫千。
置栅从人欲,开榛自我先。
民劳鱼泼刺,版筑骑蹁跹。
傅野亲持锸,虞琴幸改弦。
经营联砦壁,形胜借蹄筌。
有备曾微此,无谋莫甚焉。
貉缘熊道误,骥或蚊封还。
急务歌常武,清谈绝又玄。
腐红销铠甲,稚绿失桑田。
老子今元亮,何人昔鲁连。
三边今按甲,一饭许烹鲜。
鄂渚骸平垒,荆州指掬舷。
竟孤明月约,难染碧云笺。
稍喜妖氛退,重为逸兴牵。
幽人甘寂寞,佳客慰迍邅。
松桂深培养,诗书肯废捐。
披胸呈突兀,迸齿落清涟。
巨迹宜瞻华,灵源盍导瀍。
孰能当北面,何事过东阡。
英妙奔前辙,吾衰懒后鞭。
一言开蠖濩,千里对婵娟。
莫作沾泥絮,端如蜕壳蝉。
江湖情浩荡,风雪语连绵。
隽永才残藁,奇温只破毡,
水声湘浦瑟,梅片寿阳钿。
尚觉山如画,何堪笔似椽。
交游分半席,谈笑俯层巅。
共指辞章病,宁无宝剂痊。
性根如有棘,业语漫生莲。
到海江千折,撑空石一拳。
氄毛卑燕雀,鬐鬣奋鲸鳣。
龟玉毋须藉,龙驹不用鞯。
文心聊尔尔,道脉始涓涓。
霁月行濂水,春风入孔壖。
训言今具在,文字肯相缠。
鵰老秋方击,鱼鳏夜不眠。
麦维经岁茂,谷亦得霜坚。
我辈宁迂阔,人皆斗小妍。
几多花蔼蔼,轻薄蝶翩翩。
垂世何关此,留情盍审旃。
书林窥秘宝,典册上台躔。
余事轻王粲,微名老郑虔。
六经皆鼓吹,万象尽鎔甄。
不尔鸾胶续,空令兔颖骈。
晓行温草卷,夜读绝韦编。
文会吾何有,诗盟讵敢专。
驽材谙旧路,惊羽落虚弦。
虽乏三年艾,犹能一指禅。
意存图自省,言到亦忘诠。
但使我为我,不几燕伐燕。
虫鱼真琐碎,鸿鹄要孤骞。
国步今宁谧,乡情赖款延。
地炉煨熟火,野饭奈饥涎。
已扫秋风榻,其如雨夜鹃。
淄渑工滥载,管鲍阙周旋。
大雅推邹鲁,长年问偓佺。
极知荷坞陋,渐慨芰裳褰。
苹聚呦呦鹿,沧连跕跕鸢。
襟期将子共,礼数莫吾愆。
上圣天同大,中兴石可镌。
庙廓春郁穆。岩穴草葱芊。
人好鸟还好,身孱气不孱。
兴来频写寄,一一尚能铨。
火耕今已老,云卧几何年。
棋敛将残局,篙回兴尽船。
画麟真已矣,骑犊适悠然。
野性难拘束,时情易变迁。
独携青玉杖,自拾锦囊篇。
磊块心逾小,崎岖智未圆。
别营三径草,规作一壶天。
纸帐岚霏重,崖花雨滴偏。
到头新岁月,行脚旧山川。
鹤冷通房宿,猿愁隔树悬。
菊餐金颢露,藓当水衡钱。
尽懒从吾睡,虽穷不受怜。
半生资马磨,三叹向龙泉。
霜槛千林瘦,春灯四壁穿。
阴霾知病骨,寒意入诗肩。
竹母谁分种,茶僧略具员。
对山徐自遣,与世久无缘。
风月於人厚,云霄不尔便。
接筩通暗溜,洗砚试轻烟。
未暇思身后,何如了目前。
閒为真富贵,健是小神仙。
夜磬番僧讲,秋帆贾客传。
远游天漠漠,危诵水湲湲。
垦陇时同吃,分溪手自煎。
山厨尊土菌,石鼎鄙荤膻。
爱此窗三尺,宽于室九筵。
忽惊南牧马,吹过逆风鹯。
圣日清如许,妖星竟不悛。
闾阎飞羽檄,江汉足予鋋。
哀痛丝纶诏,英雄将相权。
旄头森似彗,骏骨讵如挛,
朋党相仍斥,诛求一切蠲。
中庸方谨独,无逸不游畋。
天意忧勤甚,人知性命全。
抡材虞稷契,迈德汉文宣。
定乱连三箭,扶颠在一贤。
戍兵增灶万,侍女出宫千。
置栅从人欲,开榛自我先。
民劳鱼泼刺,版筑骑蹁跹。
傅野亲持锸,虞琴幸改弦。
经营联砦壁,形胜借蹄筌。
有备曾微此,无谋莫甚焉。
貉缘熊道误,骥或蚊封还。
急务歌常武,清谈绝又玄。
腐红销铠甲,稚绿失桑田。
老子今元亮,何人昔鲁连。
三边今按甲,一饭许烹鲜。
鄂渚骸平垒,荆州指掬舷。
竟孤明月约,难染碧云笺。
稍喜妖氛退,重为逸兴牵。
幽人甘寂寞,佳客慰迍邅。
松桂深培养,诗书肯废捐。
披胸呈突兀,迸齿落清涟。
巨迹宜瞻华,灵源盍导瀍。
孰能当北面,何事过东阡。
英妙奔前辙,吾衰懒后鞭。
一言开蠖濩,千里对婵娟。
莫作沾泥絮,端如蜕壳蝉。
江湖情浩荡,风雪语连绵。
隽永才残藁,奇温只破毡,
水声湘浦瑟,梅片寿阳钿。
尚觉山如画,何堪笔似椽。
交游分半席,谈笑俯层巅。
共指辞章病,宁无宝剂痊。
性根如有棘,业语漫生莲。
到海江千折,撑空石一拳。
氄毛卑燕雀,鬐鬣奋鲸鳣。
龟玉毋须藉,龙驹不用鞯。
文心聊尔尔,道脉始涓涓。
霁月行濂水,春风入孔壖。
训言今具在,文字肯相缠。
鵰老秋方击,鱼鳏夜不眠。
麦维经岁茂,谷亦得霜坚。
我辈宁迂阔,人皆斗小妍。
几多花蔼蔼,轻薄蝶翩翩。
垂世何关此,留情盍审旃。
书林窥秘宝,典册上台躔。
余事轻王粲,微名老郑虔。
六经皆鼓吹,万象尽鎔甄。
不尔鸾胶续,空令兔颖骈。
晓行温草卷,夜读绝韦编。
文会吾何有,诗盟讵敢专。
驽材谙旧路,惊羽落虚弦。
虽乏三年艾,犹能一指禅。
意存图自省,言到亦忘诠。
但使我为我,不几燕伐燕。
虫鱼真琐碎,鸿鹄要孤骞。
国步今宁谧,乡情赖款延。
地炉煨熟火,野饭奈饥涎。
已扫秋风榻,其如雨夜鹃。
淄渑工滥载,管鲍阙周旋。
大雅推邹鲁,长年问偓佺。
极知荷坞陋,渐慨芰裳褰。
苹聚呦呦鹿,沧连跕跕鸢。
襟期将子共,礼数莫吾愆。
上圣天同大,中兴石可镌。
庙廓春郁穆。岩穴草葱芊。
人好鸟还好,身孱气不孱。
兴来频写寄,一一尚能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闾阎(閭閻)lǘ yán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漢語大詞典》
飞羽(飛羽)fēi yǔ
(1).指鸟类。《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 吕向 注:“飞羽,鸟类。” 明 刘基 《石末公再赋元夕见寄用韵酬之》:“听尽残鐘成不寐,那无飞羽入玄间。”
(2).比喻轻微。《淮南子·览冥训》:“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 高诱 注:“瞽师庶女復贱於主枲之官,故曰‘权轻飞羽’也。”
(3).飞箭。 唐 张友正 《射巳之鹄赋》:“鏃破的兮流光散,出弦应手兮飞羽相追。”
(4).宫殿名。《汉书·元后传》:“冬饗饮 飞羽 ,校猎 上兰 。” 颜师古 注:“ 飞羽殿 在 未央宫 中。‘羽’字或作‘雨’。”
(5). 张飞 和 关羽 的并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张穆 、 边宪 ,文齐 杨 班 ; 梁崧 、 赵昌 ,武同 飞 羽 。” ——《漢語大詞典》
(2).比喻轻微。《淮南子·览冥训》:“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 高诱 注:“瞽师庶女復贱於主枲之官,故曰‘权轻飞羽’也。”
(3).飞箭。 唐 张友正 《射巳之鹄赋》:“鏃破的兮流光散,出弦应手兮飞羽相追。”
(4).宫殿名。《汉书·元后传》:“冬饗饮 飞羽 ,校猎 上兰 。” 颜师古 注:“ 飞羽殿 在 未央宫 中。‘羽’字或作‘雨’。”
(5). 张飞 和 关羽 的并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张穆 、 边宪 ,文齐 杨 班 ; 梁崧 、 赵昌 ,武同 飞 羽 。” ——《漢語大詞典》
檄 xí《國語辭典》
檄 [ xí ]
名- 古代用于征召、声讨等的官方文书。《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文选·曹植·白马篇》:「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 用檄文饬令、告知等。《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于是急檄属官,设法补解讫。」《儒林外史·第五回》:「汤知县把这情由细细写了个禀帖,禀知按察司。按察司行文书檄了知县去。」
江汉(江漢)jiāng hàn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反攻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漢語大詞典》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反攻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漢語大詞典》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名-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 富裕。如:「富足」。
-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副- 过分。参见「足恭 」条。
予 yú/yǔ《國語辭典》
予 [ yú ]
代- 我。《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同「余 」。
予 [ yǔ ]
动- 给。如:「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通「与」。
-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鋋 chán《國語辭典》
鋋 [ chán ]
名- 小的矛。《说文解字·金部》:「鋋,小矛也。」《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 刺杀。《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格虾蛤,鋋猛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