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亲。
呜呼吾与汝,生世何不辰。
每思十年事,雪涕时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亲。
当时尔父母,绿鬓犹青春。
乃各不待年,拱木号苍旻。
祸予不自殒,降丧无太频。
骨肉才百指,踵作松下尘。
乃今所存者,欲言鼻酸辛。
我父惟我耳,尔父惟尔身。
绵延仅不绝,一丝引千钧。
所以叔侄间,不啻父子真。
岂不念尔孤,聚族守一贫。
曰惟门户故,恋恋官仓陈。
雅欲携尔俱,守舍无可我。
向来恶少子,覆辙那可遵。
譍门故自佳,尔学忧荆榛。
索居寡师友,则与不学均。
老夫本无似,嗜书如嗜醇。
少时共灯火,往往夜向晨。
但患丛不精,宁往父母嗔。
尔今既婚冠,不与儿童邻。
一念及泉壤,於何敢因循。
此身所系重,安事予淳淳。
俚谚亦有之,一日计在寅。
岂伊拾青紫,声利双朱轮。
胸中无古今,几何不凡民。
嗟予父祖曾,百屈不一伸。
寸累望吾辈,诗礼俱彬彬。
奈何泉始流,遽以捧土湮。
契阔未可期,为吐肝轮囷。
幅短气则长,此纸共书绅。
每思十年事,雪涕时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亲。
当时尔父母,绿鬓犹青春。
乃各不待年,拱木号苍旻。
祸予不自殒,降丧无太频。
骨肉才百指,踵作松下尘。
乃今所存者,欲言鼻酸辛。
我父惟我耳,尔父惟尔身。
绵延仅不绝,一丝引千钧。
所以叔侄间,不啻父子真。
岂不念尔孤,聚族守一贫。
曰惟门户故,恋恋官仓陈。
雅欲携尔俱,守舍无可我。
向来恶少子,覆辙那可遵。
譍门故自佳,尔学忧荆榛。
索居寡师友,则与不学均。
老夫本无似,嗜书如嗜醇。
少时共灯火,往往夜向晨。
但患丛不精,宁往父母嗔。
尔今既婚冠,不与儿童邻。
一念及泉壤,於何敢因循。
此身所系重,安事予淳淳。
俚谚亦有之,一日计在寅。
岂伊拾青紫,声利双朱轮。
胸中无古今,几何不凡民。
嗟予父祖曾,百屈不一伸。
寸累望吾辈,诗礼俱彬彬。
奈何泉始流,遽以捧土湮。
契阔未可期,为吐肝轮囷。
幅短气则长,此纸共书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予 yú/yǔ《國語辭典》
予 [ yú ]
代- 我。《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同「余 」。
予 [ yǔ ]
动- 给。如:「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通「与」。
-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第 dì《國語辭典》
第 [ dì ]
名- 次序、等级。如:「次第」、「等第」。《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 用于整数数词之前。表事物的顺序或等级。如:「第一」、「第二」。
- 科第。科举榜上的次第。如:「登第」、「落第」、「及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 古时指王公大臣或富贵人家的住宅。如:「府第」、「宅第」、「书香门第」。唐·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 评定。《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 科举考试应试及格。唐·岑参〈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诗:「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 但、尽管。《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奉常 fèng cháng
(1). 秦 九卿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 秦 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常。” 颜师古 注:“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持之,故曰奉常也。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也。”
(2).保持恒久。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漢語大詞典》
(2).保持恒久。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漢語大詞典》
堂有
陆机悯怀太子诔见庭旅下 ——《骈字类编》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老亲(老親)lǎo qīn
(1).谓年老的父母。 唐 岑参 《送张子尉南海》诗:“不择 南州 尉,高堂有老亲。”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近缘老亲重被罪谴,忧深虑切,忘寝与食。”
(2).单指母亲,犹慈母。 唐 李白 《上云乐》:“大道是 文康 之严父,元气乃 文康 之老亲。”
(3).累代或上代的亲戚。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四折:“孩儿你休问他,他和喒是老亲。”《红楼梦》第二回:“这 甄 府就是 贾 府老亲,他们两家来往极亲热的。” ——《漢語大詞典》
(2).单指母亲,犹慈母。 唐 李白 《上云乐》:“大道是 文康 之严父,元气乃 文康 之老亲。”
(3).累代或上代的亲戚。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四折:“孩儿你休问他,他和喒是老亲。”《红楼梦》第二回:“这 甄 府就是 贾 府老亲,他们两家来往极亲热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