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秋来竹屋多归梦,天与莆人一破颜。

方岳宋代〕《送徐太博守莆中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炉亭岁欲环。
朝迹只如初到日,州麾犹在两年间。
秋来竹屋多归梦,天与莆人一破颜。
馆下诸生能恋恋,眼中循吏故班班。
相传士子多于鲫,共喜府公清似山。
庆历谏臣书在否,乾淳文赋笔追还。
郎官红熟海风静,通印子肥春网閒。
心事太平儿女语,诗家尊宿鬓毛斑。
欢迎骑竹来何暮,赠别垂杨不可攀。
办与老夫同一念,不忧吾道久间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来竹屋归梦天与一破

秋来(秋来)
唐 李益 送客还幽州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一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唐 司空图 山中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骈字类编》
竹屋 zhú wū
用竹子作材料建造的房屋。亦泛指简陋的小屋。 唐 黄滔 《杨状头启》:“土风则竹屋玲瓏,烟水则叶舟荡漾。” 宋 梅尧臣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诗:“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风雪满綈裘,灯火深竹屋。” 清 洪亮吉 《乾沟道中书所见》诗:“新緑填街马过迟,几家竹屋枕陂池。”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归梦(歸夢)guī mèng
归乡之梦。 南朝 齐 谢朓 《和沈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 荆臺 下,归梦相思夕。”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归梦无聊。”  ——《漢語大詞典》
天与(天与)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二 晓次神景宫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
宋 苏辙 将移绩溪令 他年贫富随天与,何日身心听我閒。  ——《骈字类编》
莆 pú《國語辭典》

莆 [ fǔ ]

  1. 参见「[[萐莆]]」条。

莆 [ pú ]

  1. 古书上的一种水草。《楚辞·屈原·天问》:「咸播秬黍,莆雚是营。」汉·王逸·注:「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于雚蒲之地,尽为良田也。」
  2. 参见「莆田县 」条。
  3. 姓。如宋代有莆森。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一破
唐书南蛮传咸通以来蛮始叛命再入安南邕管一破黔州四盗西川遂围卢耽召兵东方戍海门天下骚动十有五年赋输不内京师者过半中藏空虚士死瘴疠燎骨傅灰人不念家亡命为盗可为痛心  ——《骈字类编》
颜 ( 顏 顔 ) yán
颜 [ yán ]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