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木犀 mù xī
(1).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花簇生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有极浓郁的香味。可制作香料。通称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原产我国,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 清 顾张思 《土风录·木犀花》:“ 浙 人呼巖桂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庭中木犀一株,清香撩人。”
(2).指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桂花。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一:“时当暑退凉生,秋香满院。 晦堂 乃曰:‘闻木犀香乎?’” 宋 赵师秀 《池上》诗:“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籟俱寂。”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箘桂》。
(3).指经过烹调的打碎的鸡蛋。如:木犀肉;木犀汤。 ——《漢語大詞典》
(2).指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桂花。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一:“时当暑退凉生,秋香满院。 晦堂 乃曰:‘闻木犀香乎?’” 宋 赵师秀 《池上》诗:“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籟俱寂。”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箘桂》。
(3).指经过烹调的打碎的鸡蛋。如:木犀肉;木犀汤。 ——《漢語大詞典》
约 ( 約 ) yuē/yāo
约 [ yuē ]
- 绳子。
-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 事先说定:~见。~会。
- 邀请:~请。~集。
- 节俭:节~。俭~。
-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 大略:~计。~莫。~略。
-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 ◎ 用秤称:~~。~一下。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名-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 剧烈的。如:「重病」。
-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尊敬。如:「尊重」、「敬重」。
- 偏好。如:「重色轻友」。
-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名-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待 dài/dāi《國語辭典》
待 [ dài ]
动- 等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 防备、抵御。《易经·系辞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 依恃、凭靠。《商君书·农战》:「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 对待、照顾。如:「优待」、「款待」、「招待」、「待客之道」、「待人接物」。
- 将要、打算。如:「正待出外,却下起大雨来了。」宋·辛弃疾〈最高楼·相思苦〉词:「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 置于句末或句中的语气词。相当于「啊」。宋·何梦桂〈沁园春·孔盖蜺旌〉词:「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
待 [ dāi ]
动- 逗留、停留。如:「这些银两够你在此地待上十天半个月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候选教官,因选补无期,家里又待不住,便带了儿子来京。」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名-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玲珑(玲瓏)líng lóng
(1).玉声;清越的声音。《文选·班固〈东都赋〉》:“凤盖棽丽,龢鑾玲瓏。” 李善 注引《埤苍》:“玲瓏,玉声。” 唐 贾岛 《就峰公宿》诗:“残月华晻曖,远水响玲瓏。”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这一张断弦琴弹得出一声声的哀弄:丁东,琤琮,玲珑,一声声是梦,一声声是空空。”
(2).明彻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玲瓏,明见皃也。” 南朝 宋 鲍照 《中兴歌》之四:“白日照前窗,玲瓏綺罗中。” 唐 邵楚苌 《题马侍中燧木香亭》诗:“树影参差斜入簷,风动玲瓏水晶箔。” 清 唐孙华 《帘》诗:“约略同云母,玲瓏彻水精。”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 中国 孩子的心,简直是金子一般的心,银子一般的心,水晶石一般晶莹玲珑的心!”
(3).诗词中用以指梅花或雪。 唐 韩愈 《春雪间早梅》诗:“玲瓏开已徧,点缀坐来频。” 钱仲联 集释引 张相 曰:“上句指梅,下句指雪。”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照曜临初日,玲瓏滴晚澌。”此指雪。 宋 王安石 《次韵王胜之咏雪》:“玲瓏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此亦指雪。
(4).精巧貌。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轻金冠以金丝结之为鸞鹤状,仍饰以五采细珠,玲瓏相续,可高一尺,秤之无二三分。” 明 何景明 《高桥》诗:“阑干既重复,结构亦玲瓏。” 老舍 《骆驼祥子》九:“禁城内一点声响也没有,那玲珑的角楼,金碧的牌坊……都静悄悄的好似听着一些很难再听到的声音。”
(5).灵活貌。 唐 施肩吾 《观叶生画花》诗:“心窍玲瓏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瓏活络。” 蒋光慈 《给某夫人的信》诗:“可是你那玲珑而活泼的神情,令我相信你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6).指 唐 代歌妓 商玲珑 。 唐 白居易 《醉歌》:“罢胡琴,掩 秦 瑟, 玲瓏 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只有黄鸡与白日, 玲瓏 应识使君歌。”
(7).泛指歌妓。 清 陈维嵩 《燕归漫·虎丘赋感》词:“歌馆闭,舞衣散, 玲瓏 老, 野狐 穷。”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引 清 邵青门 诗:“花笺四幅教 玲瓏 一曲《霓裳》拍未终;谁把梨云吹不散,墓门西畔白杨风。”
(8).乐章名。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自 宣政 门, 周美成 、 柳耆卿 辈出,自製乐章,有曰侧犯、尾犯、花犯、玲瓏四犯。” ——《漢語大詞典》
(2).明彻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玲瓏,明见皃也。” 南朝 宋 鲍照 《中兴歌》之四:“白日照前窗,玲瓏綺罗中。” 唐 邵楚苌 《题马侍中燧木香亭》诗:“树影参差斜入簷,风动玲瓏水晶箔。” 清 唐孙华 《帘》诗:“约略同云母,玲瓏彻水精。”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 中国 孩子的心,简直是金子一般的心,银子一般的心,水晶石一般晶莹玲珑的心!”
(3).诗词中用以指梅花或雪。 唐 韩愈 《春雪间早梅》诗:“玲瓏开已徧,点缀坐来频。” 钱仲联 集释引 张相 曰:“上句指梅,下句指雪。”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照曜临初日,玲瓏滴晚澌。”此指雪。 宋 王安石 《次韵王胜之咏雪》:“玲瓏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此亦指雪。
(4).精巧貌。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轻金冠以金丝结之为鸞鹤状,仍饰以五采细珠,玲瓏相续,可高一尺,秤之无二三分。” 明 何景明 《高桥》诗:“阑干既重复,结构亦玲瓏。” 老舍 《骆驼祥子》九:“禁城内一点声响也没有,那玲珑的角楼,金碧的牌坊……都静悄悄的好似听着一些很难再听到的声音。”
(5).灵活貌。 唐 施肩吾 《观叶生画花》诗:“心窍玲瓏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瓏活络。” 蒋光慈 《给某夫人的信》诗:“可是你那玲珑而活泼的神情,令我相信你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6).指 唐 代歌妓 商玲珑 。 唐 白居易 《醉歌》:“罢胡琴,掩 秦 瑟, 玲瓏 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只有黄鸡与白日, 玲瓏 应识使君歌。”
(7).泛指歌妓。 清 陈维嵩 《燕归漫·虎丘赋感》词:“歌馆闭,舞衣散, 玲瓏 老, 野狐 穷。”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引 清 邵青门 诗:“花笺四幅教 玲瓏 一曲《霓裳》拍未终;谁把梨云吹不散,墓门西畔白杨风。”
(8).乐章名。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自 宣政 门, 周美成 、 柳耆卿 辈出,自製乐章,有曰侧犯、尾犯、花犯、玲瓏四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