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专专候,玉童请。

马钰金朝〕《抛球乐 赠岳悟道

情忘念断生光莹。自然现澄清景。琼花满树都无影。

于中好,挂心镜。光明灿烂分邪正。这身体终归粪。

元初面目今番净。专专候,玉童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专专玉童

专专(專專)zhuān zhuān
(1).用心专一。《楚辞·九辩》:“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 刘永济 校释:“此自计己专一不变之初心……专专,纯一也。” 唐 韩愈 《复志赋》:“始专专於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
(2).形容精神专注。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天下之目专专然,观陛下之动;天下之耳顒顒然,听陛下之言。”
(3).专门;特地。《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巧儿 道:‘明日专专望你。’”《西游记》第三十回:“因这般想你,专专教我来请你的。”
聚集貌。《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毛 传:“敦,犹专专也。” 郑玄 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繫缀焉。” 陆德明 释文:“专,徒端反。” 陈奂 传疏:“专专者,聚之意。”  ——《漢語大詞典》
候 hòu《國語辭典》

候 [ hòu ]

  1. 侦察、探察。《说文解字·人部》:「候,司望也。」《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汉·高诱·注:「候,视也。」《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
  2. 等待。如:「候车室」、「逾时不候」、「恭候大驾」、「稍候一会儿」。《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3. 探望。如:「问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援尝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两公子听见,便同公孙去候姑丈。」
  4. 服侍。如:「伺候」。《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诗、书。常候援兄况。」《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孝章宋皇后传》:「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
  5. 诊察。《北齐书·卷四九·方伎传·马嗣明传》:「刑邵子大宝患伤寒,嗣明为之诊,候脉。」《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九·卫气失常》:「候病所在,骨之属者。」
  6. 占卜。《后汉书·卷三○下·郎𫖮传》:「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多者,为方术之最。」
  7. 北平方言。指支付、付清。如:「候帐」、「这桌酒菜,张先生已候过钞了。」
  1. 时间、时令、时节。如:「天候已经不早了,快回去吧!」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游太和山日记》:「山谷川原,候同气异。」
  2. 事物的情况或征兆。如:「症候」、「火候」、「征候」。《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征,梦有六候。」《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凡游气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风雨之候也。」
  3. 用来瞭望、监视敌情的碉堡。《史记·卷二五·律书》:「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筑亭候,修烽燧。」唐·章怀太子·注:「亭候,伺候望敌之所。」通「堠」。
玉童 yù tóng
(1).仙童。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 西王母 与群仙游 员邱 之上,聚神蛾以琼筐盛之,使玉童负筐以游四极。”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缩地朝珠闕,行天使玉童。”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蚕吐五采,双双玉童,树发寳盖,清谈梵宫。”
(2).美貌少女。 唐 李白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诗:“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 宋 苏轼 《菩萨蛮·杭妓往苏迎新守杨元素》词:“玉童西迓 浮丘伯 ,洞天冷落秋萧瑟。”
(3).小童的美称。 唐 李商隐 《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冯浩 笺注:“小童,主启闭者。”  ——《漢語大詞典》
请 ( 請 ) qǐng
请 [ qǐng ]
  1. 求:~求。~示。~假(jiǎ )。~命。~战。~教(jiào )。~愿。~君入瓮。~缨(喻请战杀敌)。
  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
  3.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
  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