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致攻名,男子惟报国。
郑刚中〔宋代〕《送方公美少卿宣谕说畿》
春风入江南,红蒸小桃坼。
亚卿何壮哉,持节使江北。
雅牌刻金字,黄旗书御墨。
奉将出云天,万里布恩德。
十载分三光,河洛蛮雾黑。
夜泣孤鬼魂,毒贯生灵臆。
胚胎此祸者,起自燕山役。
今兹欲洽明,造物岂晚测。
关中几万人,性命悬兆亿。
虏虽识天意,按旧反图域。
闻其所车载,取及墓前石。
民间一尺布,持去如卷席。
齧尽脂与膏,遗我百州骨。
嗷嗷万孔疮,徯望沐天泽。
江南今复贫,万室生理迫。
瘠此欲肥彼,又恐非得策。
使者宜孰先,第一安反侧。
不须增甲兵,当务修稼穑。
声名无欲夸,奏报须尽实。
随宜养官吏,著意看蝥贼。
偏入生忌谗,戏怠藏隐慝。
举手从简易,慎勿耗民力。
要令邓禹车,到处便休息。
九重爱物心,八荒欲安宅。
行行致攻名,男子惟报国。
亚卿何壮哉,持节使江北。
雅牌刻金字,黄旗书御墨。
奉将出云天,万里布恩德。
十载分三光,河洛蛮雾黑。
夜泣孤鬼魂,毒贯生灵臆。
胚胎此祸者,起自燕山役。
今兹欲洽明,造物岂晚测。
关中几万人,性命悬兆亿。
虏虽识天意,按旧反图域。
闻其所车载,取及墓前石。
民间一尺布,持去如卷席。
齧尽脂与膏,遗我百州骨。
嗷嗷万孔疮,徯望沐天泽。
江南今复贫,万室生理迫。
瘠此欲肥彼,又恐非得策。
使者宜孰先,第一安反侧。
不须增甲兵,当务修稼穑。
声名无欲夸,奏报须尽实。
随宜养官吏,著意看蝥贼。
偏入生忌谗,戏怠藏隐慝。
举手从简易,慎勿耗民力。
要令邓禹车,到处便休息。
九重爱物心,八荒欲安宅。
行行致攻名,男子惟报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行行 xíng xíng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漢語大詞典》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漢語大詞典》
致 ( 緻 ) zhì《國語辭典》
致 [ zhì ]
动- 给予。《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晋书·卷四三·山涛传》:「今致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 达到。《庄子·外物》:「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 传达、表示。《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赉孝孙。」《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崔林传》:「仗节统事,州邵莫不奉牋致敬。」
- 招引、延揽。《易经·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汉书·卷三九·萧何传》:「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 归还、退回。《公羊传·宣公元年》:「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
- 尽心、尽力。《论语·子张》:「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推极、穷究。《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 旨趣、意态。《魏书·卷九三·恩幸传·茹皓传》:「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 事物的道理。《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
攻 gōng《國語辭典》
攻 [ gōng ]
动- 出击。如:「围攻」、「猛攻」、「反攻」。《说文解字·攴部》:「攻,击也。」《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治疗。《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墨子·兼爱上》:「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 指责。如:「攻讦」、「群起攻之」。《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治理、整治。《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从事、钻研。如:「他专攻应用数学。」《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姓。如汉代有攻生单。
名 míng《國語辭典》
名 [ míng ]
名-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 声誉。如:「盛名」、「令名」。
-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 量词:➊ 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➋ 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男子 nán zǐ
(1).犹男人。男性的成年人。《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恨我非男子,不能捄舅家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燕 云 ﹞奄竖多於縉绅,妇女多於男子。” 巴金 《寒夜》四:“她不是一个人,她和一个三十左右的年轻男子在一块儿。”
(2).儿子。《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牀。”《庄子·天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 唐 韩愈 《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男子二人,长曰某,早死;次曰 天官 ,始十岁。”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正奉大夫董公神道碑》:“﹝夫人﹞勤俭懿爱,德为九族师,封 陇西郡 夫人,生三男子,一女子。”
(3).丈夫。 清 李渔 《比目鱼·误擒》:“想是我家男子,当初説话之间,不曾谨慎,得罪了 谭官人 。” 茅盾 《追求》:“凑巧那女客又和她的男子一同来的。”
(4).指刚强有作为的男人。《楚辞·天问》:“ 吴 获迄古, 南岳 是止。孰期去斯,得两男子。”《后汉书·杨彪传》:“ 孔融 鲁国 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復朝矣。”《秦併六国平话》卷中:“若非 周霸 真男子, 魏国 城池尽棘荆。” 清 李渔 《奈何天·掳俊》:“起先只説南方有人,不可轻敌;及至到了这边,纔知道偌大中原,竟没有一箇男子。”
(5).古称无官爵的成年男人。《东观汉记·尹敏传》:“ 永平 五年,詔书捕男子 周虑 。 虑 素有名字,与 敏 善,过候 敏 , 敏 坐繫免官。”《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有故掖庭技人 哀置 ,嫁为男子 章初 妻。” 李贤 注:“称男子者,无官爵也。”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若 甄生 冕弁不加於其身,禄食不进於其口,於 天寳 盖青巖之一男子耳。”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先是, 冀州 男子 李教 醉酒妄言涉妖逆事觉,自经死。”
(6).指嫡长子。《后汉书·明帝纪》:“﹝ 中元 二年夏四月丙辰詔﹞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 李贤 注引《汉书音义》:“男子者,谓户内之长也。” ——《漢語大詞典》
(2).儿子。《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牀。”《庄子·天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 唐 韩愈 《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男子二人,长曰某,早死;次曰 天官 ,始十岁。”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正奉大夫董公神道碑》:“﹝夫人﹞勤俭懿爱,德为九族师,封 陇西郡 夫人,生三男子,一女子。”
(3).丈夫。 清 李渔 《比目鱼·误擒》:“想是我家男子,当初説话之间,不曾谨慎,得罪了 谭官人 。” 茅盾 《追求》:“凑巧那女客又和她的男子一同来的。”
(4).指刚强有作为的男人。《楚辞·天问》:“ 吴 获迄古, 南岳 是止。孰期去斯,得两男子。”《后汉书·杨彪传》:“ 孔融 鲁国 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復朝矣。”《秦併六国平话》卷中:“若非 周霸 真男子, 魏国 城池尽棘荆。” 清 李渔 《奈何天·掳俊》:“起先只説南方有人,不可轻敌;及至到了这边,纔知道偌大中原,竟没有一箇男子。”
(5).古称无官爵的成年男人。《东观汉记·尹敏传》:“ 永平 五年,詔书捕男子 周虑 。 虑 素有名字,与 敏 善,过候 敏 , 敏 坐繫免官。”《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有故掖庭技人 哀置 ,嫁为男子 章初 妻。” 李贤 注:“称男子者,无官爵也。”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若 甄生 冕弁不加於其身,禄食不进於其口,於 天寳 盖青巖之一男子耳。”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先是, 冀州 男子 李教 醉酒妄言涉妖逆事觉,自经死。”
(6).指嫡长子。《后汉书·明帝纪》:“﹝ 中元 二年夏四月丙辰詔﹞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 李贤 注引《汉书音义》:“男子者,谓户内之长也。” ——《漢語大詞典》
惟 wéi《國語辭典》
惟 [ wéi ]
动- 思考、思量。《说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 是、为。《书经·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 有。《礼记·缁衣》:「自周有终,相亦惟终。」《文选·张衡·东京赋》:「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 仅、独、只有。《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 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体仍然虚弱无力。」
- 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书·卷一一五·郝处俊传》:「处俊言可从,惟陛下不疑。」
- 发语词,无义。《书经·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无田,则亦不祭。」通「唯」、「维」。
- 用于句中,无义。《书经·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 虽然、即使。《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 与、和。《书经·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
- 则。《书经·吕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 以、因为。《书经·盘庚中》:「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报国(報國)bào guó
为国家效力尽忠。 汉 马融 《忠经·报国》:“为人臣者官於君,先后光庆,皆君之德,不思报国,岂忠也哉!”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五:“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明 夏完淳 《六君咏·黄少保》:“亡 秦 虽不成,报国心已毕。” 徐迟 《牡丹》:“他( 李印光 )认为他看得很清楚,热血沸腾的爱国之情虽不是没有,杀敌报国却不是时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